第二章
以家庭為中心之愛的法度
1)神以家庭為中心之愛的法度
有史以來,有誰體驗過以父母為中心的真愛、以夫妻為中心的真愛和以兄弟姊妹為中心的真愛呢?真愛是絕對的。(20–40, 1968.3.31)
神的愛以父母的愛、夫妻的愛和子女的愛呈現。對人類來說,這三大愛具有可超越絕對觀念的永恆實權。因此,當這三大愛結合在一起時,人就會感到幸福。如果它們完整,幸福也就完整的;如果它們殘缺,不幸就接踵而來。
沒有母親的人幸福嗎?不可能幸福的。那麼,沒有父親的人幸福嗎?沒有父親的人總羡慕有父親的人。幸福應該是無所豔羨,愛也一樣。如果有羡慕之心,就不能說是幸福。沒有父親,不可能幸福;沒有母親,也不可能幸福。
一個男人說話再大聲,也還是需要一個女人――妻子;原本如膠似漆的一對夫妻,一旦丈夫撒手人寰,妻子會傷心地落淚。所以,不能沒有男人,也不能沒有女人。(20–38, 1968.3.31)
夫妻感情再好,膝下無子就是不幸。可是,只需要兒子嗎?兒子和女兒都需要。假設一對父母只有一兒一女,又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不論兒子還是女兒,都需要有哥哥和姊姊,也需要有弟弟和妹妹。總而言之,就是兄、弟、姊、妹齊全才好。
兄弟姊妹中缺了哪一個都是不幸的。神會保護兄弟姊妹齊全而完全合一的家庭,因為這將是宗族、民族和國家的起源。
以「我」為中心,父母和兄弟姊妹,再加上「我」,就是七個人。所以,稱七數為完成數。要知道,這裡所說的完成是指愛而言。為什麼七數是完成數?為什麼基督教稱天地創造是以七數為中心完成的呢?那樣說是有理由的。
我們說三數是天數,四數是地數。在此,三數是由父親、母親和「我」所構成的。那麼,四數是指什麼呢?兄弟姊妹相加,就成為了四數。(20–40,1968.3.31)
要知道七數是完成數。聖父、聖子、聖靈,就是指以神為中心的亞當和夏娃。聖父意味著上下,也就是縱的關係;父母的愛代表著天地。以你為中心來看,兄、姊意味著東西,弟、妹意味著南北,因此完成了這些關係,便形成立體。這就是愛的法度。
正因如此,基於數理的公式法則能應用在一切科學法則之中。從神之愛的法則中產生了根源性的創造原理概念,這愛的法則一旦被固定下來,就會產生和平的起源。(《合乎旨意的子女之道》17 20–40, 1968.3.31)
2)三代應同堂的理由
爺爺、奶奶、婆婆、公公、大姑、小姑、孫子女,全都要生活在一起。如此共同生活時,蘇生、長成、完成的三代才能圍繞著中心而立足。
不能只愛父親和母親,還必須懂得愛爺爺,因為這樣才能愛神。把爺爺侍奉在父母之上的位置上愛他,這才是真正愛神的表現。
那麼,為什麼不可以沒有丈夫和父母呢?又為什麼不可以沒有兒女呢?因為有了他們,才可以侍奉神。
必須有父母、有兒女,這是原則。首先需要父母,然後需要配偶和孩子。為什麼需要他們呢?因為若想與神連接關係,就需要有父母、丈夫和子女,這樣的邏輯是成立的。
我 們必須明確瞭解為何需要父母、丈夫和子女。「我」應該能去下方,能去中央,也能去上方以及左右,總之就是能夠行走四方。當孫子出於愛而喜歡爺爺的時候,爺 爺也會感到非常高興和幸福。我們統一教會為了建設一個本然的世界,一直致力於建立以本然的愛為中心的家庭。通過宗教界終於能展開針對這些內容的教育,這是 非常驚人的。(128–17,1983.5.29)
丈夫死了,妻子為何哭泣?沒有兒女,為何要流淚?那不是因為傷心,而是因為宇宙的根本原則就是必須具備東西南北的四方。
也就是說,使宇宙存在的力量,是經由支持相對理想的力量所形成的,因此所有一切都是在做授受作用。如同南北相互授受、北極和南極相互授受一樣,星星之間也在彼此授受。沒有對象是無法存在的。
完全合一之理想的存在,即是完全進行授受的存在,會受到宇宙的擁護。為了使這樣的狀態持續到永遠,天運會縈繞在他周圍,這是原則。宇宙全體都會提供協助。
沒 有兒女也不行。現在的西方世界正在流行不需要子女的主義。子女真的是多餘的嗎?走著瞧,到了靈界就會知道。我所立足的位置必定有上也有下,因此必須通過三 數,經過三個階段。正因為如此,所有一切都是由三個階段所構成,我們必須服侍父母,結為夫妻,還得生育子女。沒有子女,就不合乎天理原則。
把這分開,就是男性的三階段和女性的三階段,當把他們合起來形成統一的三數形態時,理想世界就會展開。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然後有自己,這才是理想的狀態。統一教會的家庭倫理是從這裡開始的。(70–76, 1974.2.8)
3)父母就是愛的起源
孤兒無法與父母結下因緣。每個人都想得到愛,這份愛的理想型就是父母。得不到雙親的愛也不能愛雙親的人,可以說是一個不幸的人。
即使是比孤兒難看千百倍的人,如果他能與父母共同生活並盡孝,就可以在孤兒們面前驕傲地說:「你有爸爸媽媽嗎?沒有吧。長得好看有什麼用?連父母都沒有。」他還可以這樣說:「我是長得醜,且還有殘疾,但是你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不是嗎?」(39–231,1971.1.15)
父 母究竟是什麼?力氣和頭腦都是這世界一流的兒子,只用他一根手指就可以把父母當作瘤割掉,之後為所欲為地做他自己想做的事,但是為什麼就是不能隨心所欲地 對待父母呢?我們必須明白這一點。雖然有力量也有智慧,憑著這些甚至可以說:「喂,你這傢伙!」但我們就是不能這麼做。
愛的起源在哪裡?愛來自於何處?是自己嗎?不是。它來自於父母,愛的起源不是自己,而是父母。沒有原因的結果是不存在的。以愛為中心時,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主人,所以不能那樣做。因此一來到父母面前,就要畢恭畢敬地說:「是的,母親!是的,父親!」
父 母若說:「你的名聲再高,權勢再大,在媽媽和爸爸面前還是不能做出違背常倫的事。」時,我們就要回答:「是是是,母親,父親,您們說得對。」為什麼?因為 有愛,因為父母是主體,子女是對象。主體應為對象付出,對象則應跟隨主體,這是天理原則。一旦這個原則遭到破壞,那個家庭就將面臨毀滅。再無知的人也都是 順著天性誕生的,所以都要懂得天理原則。因此,在外是世界第一的大力士也要在父母面前低下頭來。(50–134, 1971.11.6)
人世間迄今仍持續著力量和知識的戰爭,還沒有到愛的戰爭之階段,所以宗教領袖們都說,到了末世就到了迎接他們的時代。在末世,拳頭或知識的力量都將成為過去,只留下愛的力量。以愛稱霸世界之最後的時代,就是末世。
強壯的哥哥回到家還能稱霸嗎?不能。哥哥再強壯,回到家也不能當主人。他在拳擊場上也許是個世界冠軍,但只要回到家裡,就不行了。
即使取得幾百個博士學位的哥哥回到家裡,也不能稱雄。為什麼?因為有父母在。(50–134,1971.11.6)
4)需要兄弟姊妹的理由
兄弟姊妹為何存在?我們又為何需要兄弟姊妹呢?男孩看著姊妹就能明白:「原來媽媽就是那樣長大的。」女孩看到兄弟淘氣的模樣,也能瞭解到父親的成長軌跡。那就是大家所說的手足情深。
所以兄弟姊妹之間要相親相愛,並要學會如同愛父母般地愛兄弟姊妹,否則,就無法真正地愛父母。
把兄弟姊妹的模樣,看作是父母成長時的身影來愛他們,這樣才能在任何時候――即使去了靈界,依然能愛著父母。為了成為毫不羞愧地愛父母的主人,需要有兄弟姊妹。那麼,如果兄弟姊妹彼此的愛,超過對父母的愛,這樣好不好呢?很好!
為什麼?父母將自己成長時的模樣,展示給兒女們並愛他們,使他們站在從出生到死亡始終都愛著父母的立場上,而兄弟姊妹之間也就以這種愛為中心締結因緣。
其次對於父母來說,生育的兒女越多,母親就越能從調皮的男孩子身上明白:「噢,原來我丈夫就是這樣長大的。」所以,愛子女就等於愛相逢之前的丈夫。
對男主人來說也是一樣,他會從女兒身上學習到:「哎喲,瞧那丫頭!太太小時候也是那樣的吧!原來女兒身上展現的就是太太年幼時的模樣!」通過對女兒們的愛,丈夫能夠樹立這樣的一個條件,那就是能完整地愛妻子的一生。
父母不可能「只愛男孩,不愛女孩」。父母對兒子或女兒的愛是一樣的,沒有差別。讓一個家庭有兒有女,是為了在家庭中實現愛的圓滿與和諧,形成一個完整的球型。
父親和母親愛每一個孩子,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因此,厭惡兄弟姊妹是比厭惡母親更大的罪過。這是家庭教育中的第一項。(184–60,1988.11.13)
迄 今為止,假如各位曾與自己的兄弟吵架,甚至「砰!」地摔門而出,就要為他擺個筵席,使他感到愉悅並求他原諒,然後對他說:「讓我們像愛我們的爸爸媽媽那樣 地彼此相愛吧!」兄弟姊妹是父親與母親的代表,因此對待兄弟姊妹要像侍奉父親和母親那樣。哪位兄弟過得貧寒,就積極地幫助他,並對他噓寒問暖――就像為母 親牽腸掛肚一樣。還有什麼比這樣做更美好呢?天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184–65,1988.11.13)
5)爺爺就是神在家中的位置
今日的美國制度所營造的是年輕人的天堂,而不是爺爺奶奶們的天堂。不是孩子們的天堂,也不是爺爺奶奶們的天堂,只是年輕男女們的「天堂」。那無疑是在自掘通向毀滅的地獄墳墓,因為那並不符合本然的形態。(107–328,1980.6.8)
在美國家庭,祖父若要去自己兒子家,還得事先打電話知會一聲。人們喜歡哪種做法?假如是你,會喜歡怎麼做呢?假如美麗的兒媳出於愛的心情,想要給白髮蒼蒼的祖父祖母買個禮物――那禮物甚至比給自己心愛的丈夫所買的還要高級,那樣的行動是多麼美好又令人憐愛呢?
漂亮的兒媳不嫌棄皺皺巴巴的爺爺奶奶,懷著比給自己心愛的丈夫買禮物時還要喜悅的心情買禮物來孝敬他們,這樣的場面是多麼動人啊!這樣一來,爺爺奶奶一定會把如寶貝般珍藏之愛的一切,全都慷慨地傳授給她。
世上最年長的爺爺是誰?是神。我們從自己爺爺身上學會對那位爺爺的愛。通過對這一傳統的學習,「我」將會繼承「老天爺」收藏在秘密寶庫裡面的所有愛的寶貝。那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107–328,1980.6.8)
世界上經驗最多、閱歷最豐富的神就是爺爺和奶奶。年紀大了,睡眠就很少。這時你應該想:「呀!原來我家的爺爺是不睡覺也守護著我們的神啊!為了守護我們,都老了!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多,真的老了!」那才是真正的美麗。
若侍奉那樣年邁的爺爺和奶奶,不但可避免火災,還可避開盜賊。
既 然爺爺奶奶不睡覺,那他們在做什麼呢?他們在祈禱:「神啊,請賜福給我們的孩子們吧,請賜福給他們!」在這樣的禱告之下,他們會指出該注意的一切,比如: 「喂,某某啊,你今天出門會遇到危險,要聽話啊!」或者「今天不要出門!不要與人吵架!兒子,不要出去。女兒、兒媳,今天別去太遠的地方!」之類的話。
對於孫子們來說,需不需要那樣的爺爺和奶奶呢?只要擁有愛,爺爺奶奶也能喜悅地跳起舞來;不僅使父親母親翩翩起舞,也能讓兄弟姊妹手舞足蹈。
宇宙會保護具備這種形態的人。倘若有人想殺害那個人,宇宙將自動地幫他抵禦壞人的攻擊。(107–326,1980.6.8)
父母想把孫子送到任何地方,都必須得到爺爺的同意,父母不能隨便做主。爺爺在家中就好比是神。(107–326,1980.6.8)
6)祖父母與孫子的關係
假如正在蹣跚學步的小孫子走進家門就問:「咦,爺爺奶奶呢?」會如何?
爸爸媽媽明明也在,哥哥姊姊也有很多,可是一進家門就說:「爺爺奶奶呢?」這樣像話嗎?不像話,更何況說的也不是敬語,而是一句沒有尾巴的話:「爺爺奶奶呢?」
仔 細想想這句話,是非常不恭敬的。爺爺奶奶已年逾八十高齡,可是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傢伙竟然直著腰桿站在那裡,對爸爸、媽媽、哥哥、姊姊這些自己該尊敬的人都 不會問候一聲,就用隨隨便便的語氣說:「爺爺奶奶呢?」,但即便是這樣,也沒有人會瞪圓眼睛責駡他:「什麼?你這傢伙說什麼呢?」
那 是為什麼?假如換是平常,在另外一種場合從其他人口中聽到這種話,一定會火冒三丈地回對方一句:「你怎麼能用那種語氣叫我爺爺!」可是小孫子站在那裡這樣 問,卻很中聽,還會和顏悅色地回應他:「噢,想爺爺是嗎?」這是怎麼回事?因為小孫子詢問爺爺在哪裡的背後,隱含著另一層含義,這內容才是關鍵。找爺爺不 是想跟爺爺要蛋糕,也不是想讓爺爺來餵飯,而是因為――他想念爺爺。想念爺爺,是好事,還是壞事呢?當然是好事。
天 底下最想念的就是爺爺。此外還有什麼原因呢?小傢伙環顧四周,看看哥哥,也看看姊姊,他是多麼想坐在他們的腿上啊!可是左看看右看看,悄悄望一望哥哥的臉 色就知道,哥哥的腿最多只能讓他坐三分鐘,過了三分鐘,哥哥一定會不耐煩地把他趕走。再偷偷看爸爸一眼,唉!繁忙又疲累的爸爸……。通過經驗,小傢伙的心 底知道:爸爸那樣子最多只會讓他的小屁股黏上十分鐘。小孩子的直覺被訓練得越來越發達。
可是爺爺呢?經過多次的經驗,他發現爺爺這種上了年紀的人,即使坐在他們腿上一個小時也不會被攆走,坐上兩個小時也沒關係。
在 全家人中,爺爺不但心甘情願地讓他坐在自己腿上,且是最疼他的。每天不厭其煩地摟在懷裡,摸摸這兒、摸摸那兒,說:「我的心肝寶貝,瞧你這小鼻子,瞧你這 大耳朵……」總是這樣左摸右摸的,有時甚至把全身都撫遍了。但是那樣的感覺是美好的,那是多麼了不起的情景啊!那畫面是多麼動人啊!那就好比是樹幹的頂端 願意與樹根成為一體。當樹的主根與主芽歡歡喜喜地合一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與此相連的所有根鬚和枝條都會感到歡喜。
應該想想這個問題:當主芽與主根都很喜歡對方時,就建立起了可擁抱全體的因緣。這樣看來,家中的主根是誰呢?是曾祖父和曾祖母。那麼主芽又是誰呢?是孫子――長孫。
因此,爺爺的視線總是上下追尋著長孫的身影。要知道這一點。(139–15,1986.1.26)
7)家和萬事興的真正含義
在我們東方的古訓中,有句話是「家和萬事興」,那真是非常好的說法。一說到「家」,當然是以人為中心的。在這當中有著爺爺、奶奶、父母和子女,不過那並非就是全部。
「家」本身已濃縮了萬物,全都聚集在其中。
一提到「我家」,一般人都會認為:「那裡有爸爸和媽媽,還有妻子、兒女。」但是,「我家」裡面並非只有他們,還要有爺爺和奶奶,此外也還要有房子,有院子,一切的存在要形成和諧的環境,這樣才會讓人感覺舒服。假如我的爺爺奶奶處在不和諧的環境中,就會感到不舒服。
爺爺和奶奶相對一笑的身影,是年輕夫妻嬉笑的身影所無法比擬的。「呵呵呵!」爺爺奶奶滿面皺紋的笑容是更加動人的。
也 許各位不知道,有了爺爺奶奶在融洽對應的立場上展露笑容時,才會帶來所有一切的和諧運動。爺爺的笑聲是深沉的「呵呵呵!」手勢也是,動作雖然緩慢,幅度卻 更寬、更高、更深、更大。一切都應連成上、中、下三個階段來展現所有的造化,而所謂「造化」,是無法在一條直線上的兩點之間產生的。
通過兩點的,叫做「線」,光憑兩點無法展現造化之美。只有一條直線,能談得上是什麼造化呢?有曲有直,才可能產生造化。因此,造化發生在通過三點以上的地方。
有爺爺,中間是爸爸,然後有下一代。「我家」一般要包含四代:爺爺和奶奶,爸爸和媽媽,然後有自己夫妻倆,最後是兒女們。
韓國不是有句話是「層層侍下」嗎?層層侍下是幾層呢?怎麼說也得有四代吧!偶爾也有五代同堂的家庭,不過一般都是四代:爺爺、爸爸,然後是「我們」以及兒女。
我們統一教會的原理是三階段:蘇生,長成,完成。都說「和」的家庭,「家和萬事興」,為什麼家「和」就能萬事「興」呢?
我們都說「家和」才能完成一切,那是為什麼?是因為愛會說話?因為這樣說的人想對仗吟詩嗎?不是的,不是那樣。「家和」,意味著以爺爺奶奶為中心的四代,從上至下、東西南北、前後左右都和和氣氣地抱成一團,像一朵綻開的花。(139–12,1986.1.2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