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章

二十一世紀是海洋時代

 

1)海洋是人類未來的寶庫

 

1.海洋是解決人類「糧食短缺」問題的地方

 

今 後,我們要打造世界性根基。海洋占地球的百分之七十三,也就是說地球的三分之二是海洋。將來等地上的食物都耗盡時,該怎麼辦?到那時,就要在海裡捕捉食 物。必須以海洋為中心以摸索出人類可以生存下去的方法。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今後在水產業的發展上,一個國家擁有的海域越多就越有利,擁有的海域越少 就越不利。(88–179, 1976.8.10)

 

將來,有必要對世界性大洋-太平洋的海洋資源進行產業化開發。從漁船業到捕魚業以及漁場業,我創立了涵蓋漁業各個領域的企業。在未來的世界裡,海洋會對世界的許多民族供應糧食。因此,開發海洋資源將成為解決全人類生計問題的可行方案。(193–324, 1989.10)

 

人 類未來的資源都在海洋裡。地上的資源眼看就要被人類快要開採完了,已經維持不了多長時間。用不了幾年,人類就會因資源問題而發生恐慌。因此能不能開發海洋 資源乃是問題的關鍵。今後人類要將注意力轉向「凍土地帶」進行研究開發。我正關注著那樣的未來世界,不到五十年,數十年後那樣的情形就會出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必須有心理準備,所以我重視阿拉斯加。(236–22, 1992.11.2)

 

美國人不知道海洋有豐富的食物。那裡的食物既新鮮,又富有生命。可是人們卻喜歡吃牛肉,把不願死的牛硬生生地殺掉,取下尚凝著血的肉吃,那樣的肉是含有所有惡性要素的。(261–313, 1994.7.24)

 

陸地的資源是有限,而海洋資源是無限。僅一條魚就可產下幾百萬粒卵,可想而知,海洋資源是無窮無盡的。假如對這些魚卵進行人工孵化,可以使孵化率達到百分之百,只要好好調整原料及飼料,就能為人類提供用之不竭的資源。只有海洋能夠補充用之不竭的資源,所以統一教會的文老師關注海洋問題。(207–218, 1990.11.11)

 

每年有兩千萬人,每天則有六萬人因饑餓而死去。針對這問題,美國總統可以負責嗎?蘇聯的戈巴契夫可以負責嗎?誰能負責呢?在這世界上有沒有這樣的人?有!要由真父母和真父母的兄弟姐妹們來負責,於是我從二十年前就開始計劃並籌備了一切。(217–314, 1991.6.12

 

海 洋資源取之不盡,僅一條魚就可產卵幾百萬粒。如果這些魚卵不是被海裡的其他的魚吃掉,而是受到人為的保護,就可以成為人類用之不竭的資源。在這個時代,人 們可以通過管線而將海水連接到山頂,所以在城市裡也可製作大型的蓄水槽來養殖水產。我認為可以解決人類的「糧食短缺」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開發海洋資源, 所以二十年期間投資了二十億美元來從事海洋事業。(228–218, 1992.4.3)

 

現在我投身於水產事業的原因也是為了解決人類的生計問題。海洋資源無窮無盡,幼魚在海裡很容易被大魚吃掉,可是若人工養殖幼魚,則存活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這將成為無限的資源。將來,解決人類的缺糧問題的方法就只有靠養殖一途了。(229–156, 1992.4.11)

 

鮭 魚是海水魚,但是它游到淡水產卵。因此有必要建魚塘,在海水中養殖淡水魚,在淡水中則養殖海水魚。為什麼呢?人類沒法一一殺死寄生蟲,但是只要將海水魚放 入淡水一個月,寄生蟲就全都會死掉,很簡單,只要兩周就可看出效果來。可以採用將淡水魚與海水魚交換養殖的方法來調整它們的生存環境。以陸地為中心經營牧 場時所得的收入,沒法與經營魚塘所得的收入相比較;因此,我們的海洋事業具有廣闊的前景。(226–342, 1992.2.9)

 

飼 料這類東西很容易生產出來,用那飼料可以養殖無數的魚。將來,人們不僅可以在海岸線上養殖,還可以用海底管線將海水抽出來。阿拉斯加的石油不就是從美國本 土運送過來的嗎?不管幾千幾萬哩都可通過管線將海水抽出來建造海水池來養魚。魚苗不計其數,當人類養殖的魚越來越多時,糧食也會增多。一個村子只要建造一 個大池塘,就可以養活全村人。(294–175, 1998.6.14)

 

將 來,為了養殖,即使距離太平洋幾百英哩,也可以將太平洋的海水輸送過去,那樣的時代已經到來了。順著海水把鮮活的魚全都給搬過去。到那時,甚至不需要多少 人手,人類只需建一座養魚大樓通過全自動化設備系統地餵食飼料,養大後還可以分類裝入卡車裡運送出去,人們只要等著吃就可以,這樣的時代將會來臨。(217–314, 1991.6.12)

 

經營魚塘獲得的利潤要比經營數十萬坪的牧場所獲得的利潤多出數十倍。現在是好時機,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海水,即使距離海洋幾百幾千哩的地方,也可以把海水引過去,這樣的時代已經來到。不管哪裡,只要設置好聚酯(PVC) 管線,都可以引入海水。完成這項工程也不需要太多的經費。在山谷裡建一座養魚大樓後,就可以調來太平洋的水產養殖各種魚類。即使是在數十層高的大樓裡養 殖,也無需人類親自登那麼高,只要在樓下按一個鈕,就可以通過全自動設備餵食飼料,養大後還可以分類,這樣就可以完成全部的過程。(206–348, 1990.10.14)

 

只要掌握鮪魚、條紋鱸魚(striped bass)、鮭魚、石首魚、比目魚等名貴魚種的洄游季節,根據他們從西海岸游到南海岸或從南游到北的規律,一年十二個月都可以靠釣魚維持生計,還可以解決經濟問題。

 

這次釣到了五十四條鮃魚和石首魚,其中的一半是文老師釣到的,剩下的一半則是其他十幾個人一起釣到的。我告訴你們釣魚的秘訣。那秘訣決定著左右今後水產業興旺與否的世界性經濟基礎,所以可以只當作興趣愛好嗎?等我教完後他們都覺得很有意思,都說:「文老師的話很對。」這是理所當然的。(128–226, 1983.6.27)

 

陸地的生物資源與海洋生物資源,比較起來哪個更為豐富呢?地球上有四十億人口,但海洋有數百億計的生物。海洋又有何種特徵呢?太平洋的水會流進大西洋,大西洋的水又會流進北冰洋……五大洋之間是相連的。再反觀我們的生存環境陸地,它也是連接形成的。陸地是以平面連接,而海洋是以圓形連接。太平洋裡的水既會流進大西洋,也會流進地中海,會流進各個地方。海水則這樣充滿生機地連成了一體。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28–246, 1983.8.28)

 

我 在美國有國際性水產事業。在美國的漁船業中我們的工廠最有名。今後人類將不再需要陸地資源,我們會迎接一個新時代那是根據是否掌握管理水中資源的世界性技 術,來決定能否支配這個世界的時代。海洋是無限的資源發源地。今後捕食海魚的時代將會成為過去,所以人類要開展海洋農業和海洋養殖。(126–201, 1983.4.19)

 

文總裁雖已過七旬,卻去阿拉斯加研究了大鮭魚(King Salmon)。 大鮭魚屬於鮭魚類,共有五個種類,是魚類當中最好的魚。不過一旦產卵就會死。或許神是為了保住它們的後代而如此創造,可如今已到了可以通過人工養殖法保全 它們性命的時代。如果每年這些大鮭魚(不死而回到海洋,再洄游而來產卵,它將會是人類最理想的食物。世上沒有比它更便利的食物,鮪魚做的生魚片雖然好吃, 但是與鮭魚相比,可就差遠了。(233–50, 1992.7.20)

 

對於人類「糧食短缺」問題,文老師計劃主要用「大鮭魚」來解決之。而鮪魚則因為游速快,所以只要養殖兩個月後放生,就絕對不會被吃掉。鮪魚的平均游速是三十五英哩,最快時甚至可達到一百二十英哩。它是海洋中游速最快的魚,而且游的時候,它的背鰭會縮進去,挺直的胸鰭還可鉤住其他的魚,就像一個魚雷,也像一個炮彈。鮪魚是以五大洋為舞台的魚。只要不斷地讓它繁殖,再送到海洋,不僅可以解決人類的缺糧問題,還可以解決公害。所以,我正開發這專案。(126–201, 1983.4.19)

 

我們知道地球的三分之一是陸地,三分之二是海洋。海裡的所有生物,人類都可以吃。海裡的大部分草都可以吃,而陸地的草和樹不一 定都能吃。凡是陸地上有的,海裡也都有,有海牛、海馬、海獅、海虎、海蛇,而且還有成千上萬種魚類。白人喜歡吃陸地上的肉,他們嫌海裡的魚有腥味而不吃, 也不懂得怎樣吃。最近美國人流行吃魚,因為他們知道了它富含蛋白質,比肉營養豐富。他們也開始懂得天然食品的好處,為了長壽而吃。所以說,海洋是有多麼地 富饒而多金啊!女人只要能捕獲一條鮪魚,以賣魚的錢來生活一年也綽綽有餘呢!(108–214, 1980.10.5)

 

如果養殖魚,維持一個家庭的生計就簡單了,只要有兩百坪的 魚塘,就能養活一個家庭。魚是人類的糧食,而且含有優質蛋白,營養極為豐富,所以可以解決人類缺糧問題。在海裡活蹦亂跳的魚,一進我們工廠就會在十分鐘內 成為粉末。魚一旦離開水,過了十分鐘就會因溫差而開始腐爛,會因細菌的侵害而導致魚肉腐敗。因此,要在短時間內處理剛送進工廠的魚,這才是技術。魚粉含有 高蛋白,其中百分之八十六~九十四是蛋白質,可謂是真正的高蛋白質,而且還可以通過增減百分比而製成飼料,如此一來就可以養殖出成千上萬條魚。(294–175, 1998.6.14)

 

海 洋,佔據整個資源市場的三分之二的資源,是世界的寶庫。沒有錯吧!海底世界裡有沒有鑽石礦山?有,而且是陸地的兩倍以上。因為我是在神的旨意中進行復歸攝 理,所以相信有兩倍以上。海裡面還有海草和魚,這些都可以成為人類的食物。海洋裡的海草面積是陸地面積的兩倍左右,那裡還有用之不竭的魚。考量到這些的 人,是否會對海洋產生興趣呢?會比陸地更加關注海洋。而從捕撈作業到銷售,還有原料的運輸,都需要運輸通路,所以我將掌握陸海空的所有運輸通路。(89–28, 1976.10.3)

 

今後,人類不再需要陸地上的資源。誰能掌管世界的水中資源誰能擁有那樣的技術、誰能支配海洋世界;這將決定誰可以支配這世界。取之不盡的資源的發源地就是海洋。因此,今後捕食海魚的時代會過去。人類要開展海洋農業、海洋牧場、海洋養殖。(126–201, 1983.4.19)

 

2.開發海底世界――取之不盡的資源就在其中

 

我們要知道,海洋是一個巨大而神奇的寶庫,其資源是取之不盡的。(128–254, 1983.8.28)

 

各位必須喜歡海洋,必須開發海洋。我們不可以忽視有陸地的三倍之大的海洋。今後,將會由誰來開發海底裡的水產資源呢?雖說地上也有金銀珠寶及石油,既然海洋是陸地的三倍,那麼埋藏在那裡的寶物也該是三倍。

 

現 在開始我們要開發水產資源。統一教會會員不管採取什麼樣的方法都要佔領水域。海岸線上的地價便宜,而且有些小島甚至無需花一分錢就可以成為那裡的主人。如 果在那裡建造水產事業基地,就可以吸引數百艘船隻到那裡。而且如果在那裡設置國家檢查站,還可以徵收魚稅,如此可以找出各種可維持生計的希望。(294–172, 1998.6.14)

 

地球上金銀財寶最豐富的地方是海底世界。文老師對海底世界非常感興趣,所以不願別人著手於此地。我們完全可以挖掘海底世界裡的所有金銀珠寶。現在科技如此發達,從島上開鑿出通往海底世界長達數十英哩的洞,在那裡要做什麼都可以。因此,誰能佔領那海底世界是問題所在。(263–18, 1994.8.16)

 

我一直在想著要開採海洋礦產。如果你們做不了,我會站在前面,領著你們去做。(119–256, 1982.9.13)

 

海洋看似枯燥無味,其實複雜無比,而且資源比陸地還豐富。那裡有取之不盡的寶物,凡是人們喜歡的寶物都盡在其中。

 

若要佔領這樣的海洋,需要些什麼呢?回想一下美國早期為了尋找西部礦產冒險犯難的情景吧!當時是既有冒險又有勇猛精神的人獲得了擁有寶物的特權同樣,我們若不能克服重重險境,是無法佔有寶物的。然而目前為止,人們只知道為爭奪航線而戰,卻從未為了佔有海底裡的寶物而爭鬥過。(128–246, 1983.8.28)

 

今 後,誰將是海洋的主人呢?假如地球發生大變動,說不定會從海底崛起陸地,陸地反而變成大海。假設太平洋中央出現了比美國還大的陸地,那塊土地會是誰的呢?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誰都不知道哪天會發生什麼,而且也不能因為是海底就確定那裡沒有能爆發的火山。所以真希望有人能主張:「這兩百海哩以內的海洋都屬於 我的!」,可惜沒有這樣的人。但是那樣的時代必定會來臨,為爭奪海域而爭鬥的時代一定會來臨。到那時,想要擁有海洋,就必須擁有勇猛的開拓精神,否則無法 成為海洋的主人。(128–246, 1983.8.28)

 

今 後,陸地將人滿為患,所以人們會造船去海洋。不遠的將來,人類將迎接在海裡生活的世界。那麼,我們要在海洋裡做什麼呢?統一教會的男性小文們要在世界的海 洋基地裡生活。只要佔領海洋基地,就可以在那裡展現現今世界的所有文化。所有的男性小文們都要聚集到海岸上,要在那裡展開你們的生活。海洋,將會由我們來 佔領。(116–326, 1982.1.2)

 

能 夠指導未來世界的人,就是懂得守護海洋的人。今後,人類會投入自己一切的權力、文化背景以及傳統和國力,來開發海底世界的寶物。然而,誰能夠率先佔領海域 是開發海底世界寶物的關鍵所在。面對此問題,作為統一教會的教主,也作為擁有真父母之名的歷史性負責人,我將把未來的統一教會的基地設在哪裡呢?不是城市 的中心,而是海邊。我要在那裡做誰都不敢想像的事情。美國已經從水產業中撒手撤退了。

 

然而,我知道未來世界將以什麼方向發展,所以明知得不到任何利益,也不惜投入鉅資,千辛萬苦持續到現在。我一直提醒自己,在歷史性的潮流中,即使無法開闢一條貫穿始終的寬廣高速公路,也應該開闢一條小路。為此,我獨自在海上進行那樣的訓練。(220–11, 1991.10.13)

 

應該一樣又一樣地不斷學習,這是公式。所有的事情都是以一個公式為中心構成的,因此知道更多公式的人會在鬥爭中勝利;即使出海釣魚,也能比別人釣得多,因為他經驗豐富,知道魚在哪裡。因此,在經驗豐富的人面前必定會輸,在曾做過的人面前必定會輸。

 

老師現在獨自一人去到哪裡都不擔憂。如果沒有魚竿,我可以自己做。要想擁有那樣的自信,就需要有經驗。將來海洋舞台受矚目的時候,你們可以比較一下:關注海洋的人和對海洋漠不關心的人,後者必會後退,他必定會敗給前者。(146–251, 1986.7.1)

 

3.未來是水中時代――要開拓海洋空間

 

老 師正為未來世界而做準備。我並不是因為喜歡海洋才做這樣的事情。海上的生活非常艱苦,最初在海上逗留一周後回來時,四肢酸痛得無法忍受,但是在心裡一直提 醒著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把年齡當作藉口,必須得走。我要像越過喜馬拉雅山的小馬一樣前進!」如此一想,還能休息嗎?

 

你 們知道我為什麼對海洋感興趣嗎?因為將來我們人類可以通往和平之道的鑰匙就在其中。我那樣做為的就是讓人們安樂地生活。怎樣才能安樂地生活呢?又怎樣才算 安樂的生活呢?一天三頓都能夠吃上可口的飯菜,就算是安樂的生活嗎?到底怎樣才算是安樂的生活呢?吃健康的食品,過健康的生活,擁有健康的一生,這才算是 安樂的生活。能夠按照自己的心願以世界為舞台來生活,這才是安樂的生活。文老師所打造的不正是這樣的根基嗎?(189–295, 1989.6.17)

 

將來,由誰來佔領海洋世界呢?這是問題所在。今後是太空時代,即空中世界。不過海洋也一樣;進入太空時代,將會由佔領海洋和願意冒險的人帶領人類進行大移動。現在已經進入了那樣的時代,將會進入到只靠衣服和氧氣就能活一個月的時代。

 

如果是那樣的時代,還要做飯吃嗎?想要讓生活方便,只要儲存好吃的魚就可以吃上半年了。還需要帶水或辣椒醬、泡菜之類的嗎?將來會來臨那樣的時代。(189–291, 1989.6.17)

 

船,將由機器來操作,而不是人。人們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獨自一人航海到任何地方。如同飛機一樣,只要啟動電腦,它就會按照之前的飛航路線而行,所以人在船上睡午覺也好,摟著妻子卿卿我我地也可以,船會比人更準確無誤地朝向目的地航行。因此,不需要有舵手,電子領航裝置會精密地執行這一切。「哎呀,這裡有魚!這是鯊魚,鯊魚正在經過!」如此,會比看照片還能觀察得清晰。(192–150, 1989.7.3)

 

你們覺得怎樣?是否想去海底世界或攀登高山峻嶺,或在宇宙中自由航行呢?和平世界是沒有界限的。各位!統一教會會員當中沒有一人不相信靈界的存在,是不是!相不相信呢?不僅相信,甚至還會體驗靈界,所以那是一個無法否定的事實。(225–138, 1992.1.12)

 

將來,還可以在海底生活。所以我派人研究了五人乘坐的潛水艇。方便吧?應該怎樣形容風平浪靜時候的大海呢?可以說在那裡能成為百萬家產的主人,簡直是棒透了,心情也非常舒暢。

 

試想一下,當沒有風時,在玻璃般透明的海面上,對大海懷有夢想的夫婦,分享著彼此的理想,編織著未來的愛巢。那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刮颱風就可以進三十米以下的海中避一避。我們會迎接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的時代。所以,沒有必要因韓國的領土狹小而擔心。(233–52, 1992.7.20)

 

將 來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去任何地方,未來世界是沒有國境的,人們想去看大海就可以去看大海,想去爬山就可以輕鬆地去爬山。若想在水中生活,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情,只要製造潛水艇並在海裡好好操縱海水的深度,就可以海洋中生活,這樣的時代將會來臨。否則,人類就沒有可以生存的地方。往水槽裡灌水達到潛水艇可以下 沉的重量,它就會下沉。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控制注水、排水,因此可以在水中生活。天地當中沒有比十米以下的海底更好的地方。只要進入到三十米深的海底,就感覺不到風的存在,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寂靜的世界,簡直是海底王國。

 

空中風風雨雨,變化多端,氣流不相同,空氣也不相同,總之變幻莫測,所以我認為在海洋中生活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262–272, 1994.8.1)

 

因 為大家都想在好的地方生活,所以我正研究潛水艇。哪裡可稱得上是最棒的地方呢?公寓不算是最好的地方,海底深處才是最好的。在那裡該怎樣生活呢?到那時人 需要的就是潛水艇。只要按下按鈕,就可以去到涼爽的地方,那裡不需要空調。各種魚類在那裡擺動曼妙的舞姿,展現出千萬種美麗的景緻。那裡暢通無阻,不分晝 夜想上哪兒都可以去。那樣的生活該多麼舒服啊!去到靈界之前,你們是否想在那裡生活呢?那裡是不是精彩絕倫呢?我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你 們,為了全體。我正進行的研究也是為了這個目的。我給你們設計的是就算是在大海也不必靠別人生活的方式。(217–212, 1991.6.1)

 

海洋比陸地更加樂趣無窮,因此我打算製造潛水艇。今後,將會進入人們都乘著快艇在水中暢遊且參觀水中世界的時代。那該有多好啊!這時代會發展成為像魚群、鯊魚群、鯨魚群一樣在水中生活的時代。只要為那樣的時代預作準備,就可以掌握世界經濟權。(95–225, 1977.12.4)

 

人們會往哪裡去呢?為了尋求大自然會去山丘地區。可是當人只在山丘地區生活會覺得枯燥乏味,所以還會去海洋。今後人類會以海洋為中心過著海中生活。我現在正動員學者們研究那樣的潛水艇,現在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假如乘上那種潛水艇進入三十米深的海底,即使刮颱風,感受到的也只是一片寂靜。即使海面上颳風起浪,三十米深的海底也風平浪靜。因此,不論水下三十米,還是一百米,只要按下操縱水深的按鈕,就會自動抵達那個深度,進而可通過反射器欣賞海底風景。(236–309, 1992.11.9)

 

可預知我們將迎接什麼樣的時代嗎?何必乘幾個小時的飛機呢?直升飛機功能多樣,只要按下按鈕就可在空中自由飛翔。可是在空中飛行三小時後就會感到無聊。所以在太平洋中間建個飯店,人們飛行一兩個小時後就可以在海上飯店駐足休息,多好啊!將來要在太平洋海上建飯店,到時飛行三四個小時後就可以在那裡吃午飯,還能與親人們一起坐船釣魚,這有多棒啊!(203–57, 1990.6.14)

 

海 洋資源遼闊,因此我們應該做好準備,只要一聲令下,就可以在法國、德國等全世界數十個國家投入生產。那樣,才可以製造世界性時代所需的船隻或潛水遊輪,一 舉掌握這個領域的經濟權。必須在數十個國家做好準備,我們才能在其領域裡擁有世界性的權威。能想像得到嗎?你們覺得這有可能嗎?(95–225, 1977.12.4)

 

我設計並製造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船。我還要製造在海底的任何地方都能生活的五人共乘的潛水艇。今後,人類要進入水中生活,所以我正開發那種潛水艇。我要讓統一教會會員們過上好日子。(210–39, 1990.11.30)

 

哪裡有乾淨的水源?海水全都被污染了。但在僅積雪八百米厚 的北極,就有乾淨的水源,那是千年之前就開始積成的淨水。那水是無公害的水,即使過了萬年也清澈透明。南極也是如此。又,如果在冰層下建造和紐約規模相同 的冰上文化城市,能不能招來許多觀光遊客呢?建造冰上城市不是個問題。想到這心裡都感到喜不自勝的。在那裡,隧道只需要建一次就夠了,它會萬年如故,不會 倒塌,只要每年一次在那隧道上灑水,那冰層就會越來越結實、堅固。(302–99, 1999.6.1)

 

在 冰層底下可以農耕的時代已經來到。明白我的意思嗎?在冰層底下會開出花朵來。去阿拉斯加就知道。高山山頂上有萬年積雪,半山腰長著草,山腳處卻開著花,山 底下還可以釣魚,簡直就是仙境啊!那裡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是均衡地具備了所有生態條件的環境。一旦欣賞過一次,就會讓你樂不思蜀,不願離開。我之所以投 入一切開發這地方,也是因為上述的理由。(220–13, 1991.10.13)

 

將來,只要開發了氫,電力供給就不成問題。所以,即使像西伯利亞那種寒帶,也完全可以建造地下城市,讓人生活在美麗的城市中。這樣的時代必會來臨。(194–95, 1989.10.17)

 

為了今後開發西伯利亞的凍土地帶或美國平原地帶,首先要開發阿拉斯加。誰能夠率先佔領冰川世界――北極,誰就能夠支配這世界。世界將會由佔領海洋的人來支配,所以我從事著水產事業,並關注著北極。(219–196, 1991.8.29)

 

太平洋連接著喜馬拉雅山脈,還連接著一座座綿延不絕、嵾差有致的山脈。太平洋裡還有很多鯊魚之類的兇猛魚類,而我要游過那危險重重的地方。有史以來沒有人曾走過那樣的道路。你們也應該摸索那樣的路程,到那彼岸的世界看一看。那就是人生路程。(205–86, 1990.7.7)

 

深 的地方和高的地方是中心。深處是看不見的。能看得見海底嗎?最深的地方不就是海底嗎?而阿爾卑斯山那種高山,就算不想看,還是會早晚會望一眼的。想知道會 不會下雨而望著它;想知道天氣是怎樣而望著它;當天空是烏雲密佈,昏天暗地,也會望一望山頂;就連想知道今年能否豐收,也要通過那高處來預測。然而深處是 看不見的。深處是不可以隨便看的,所以用海水掩蓋了那深處。深,並非不好,只是充滿了神秘。女人也有神秘之處,所以受到男人的矚目。男人就是被那神秘之處所吸引而尋覓女人的。(205–136, 1990.8.12)

 

4.海洋是獨一無二的能源補給站

 

海洋資源到底有多龐大呢?可以說解決這陸地上的資源問題而綽綽有餘。就今後的燃料問題來看,以油類、煤炭、電力等燃料為中心的時代會成為過去。電也是有限的。將來,能夠提供能源的地方就只有海洋了。開發氫氣是解決人類資源問題的唯一途徑。(94–130, 1977.7.30)

 

將 來,通過尖端科技可以生產出用之不竭的糧食。現在做不了是因為成本還太高,燃料費用太昂貴。等將來解決了氫氣能,就會有取之不盡的能源,到那時反而會因為 能源過多而煩惱。無論多少食品也都能生產得出來,或許還會因為一個人吃那麼多食品而覺得無聊,就邀請街頭的路人:「請吃點再走吧!一起再聊聊吧!」或許哪 一天真能迎接那樣的時代呢。所以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做準備,直至迎接那一天為止,好讓我們的子孫們過上好日子。(141–223, 1986.2.22)

 

若不好好管理海洋,就會引發戰爭。只要引發了戰爭,最後氫彈就會爆炸。這氫彈可以炸毀整個地球。因此統一教會要在海洋中以二十公里,即二十數為中心,佔領世界的各個地方。那樣一來世界就會納入其懷抱。(303–155, 1999.8.17)

 

有人曾說:「若有一天解決氫原料的問題,這世界就會一夜之間變成生活方便的文明世界,然而萬一這龐大的原料被獨裁者所佔有,世界就會面臨滅亡。左思右想,不會毀掉世界的人就只有文先生了,所以應該把這項事業託付給他。」(184–222, 1989.1.1)

 

5.海洋強國將支配世界

 

將 來我們要佔領大海。我會親手開發海裡的所有金銀財寶。然而想要佔領大海就必須開挖很多地道,所以提出了高速公路計畫。假如在海底挖地道,再設置門,然後一 打開門就可以捕魚,那該多有趣啊!要是連海裡的油也可以用管子直接抽到船上來,那該多棒呢!海底裡有那麼多石油,假如只要按按鈕就有管子自動滑出,然後從 裡面流出油來,那該多棒啊!

 

若是指導者,是不是應該為大家未來的舒適生活而做計劃呢?那麼,在海底裡又如何來供氧呢?水裡有很多氧氣,是吧?可以在水中製造氧氣並自動供氧。在海水中,氧氣所占的比率是多少?那些能用得完嗎?這不是個問題。所以,在不遠的將來,會來到能佔領海洋世界的時代。(116–326, 1982.1.2)

 

今天為止的第一個四十年對文老師而言,是在這地上以北半球的先進國家為中心的受難時代。所以我從二十年前開始準備了海洋文化圈。為了拯救熱帶地區的所有國家而鋪設著迎接海洋時代的道路。從那裡行走過來的受難路程就是文老師的二十年路程。(277–131, 1996.4.7)

 

「我們要佔領海洋和水源」,具有這種主張及思想的人便能支配未來世界。水是最重要的,所以去靈界之前,我必須以大的地域為中心,著手征服水的事業。也因此,我不辭辛勞地講許多聖言。因為我相信有了這些聖言,後代子孫們肯定能實現這個夢想。(276–296, 1996.3.10)

 

海洋世界將屬於誰?將來,海洋世界能值上千萬,會比寸土成金的明洞(韓國地價最高的地方)還要昂貴。所以我們要儘快掌握整個海洋地帶。

我認為掌握方圓三公里以內有水源之地的人將會帶領世界,我相信那樣的時代會到來。(300–192, 1999.3.3)

 

要佔領海洋。海洋屬於誰呢?屬於神,其次屬於真父母,然後屬於「我」。全都屬於「我」。人們不是更喜歡屬於自己的嗎?海洋與河川將左右這世界的命運,因為海洋會生成雲,再降雨到地上,所以可以說左右著這世界的命運。(289–181, 1998.1.1)

 

年輕人要關心大海。在座的各位當中,應該出現能在海上開展事業的負責人。文老師去大西洋整整二十四小時都做那樣的事情,是為了樹立愛大海的傳統。船員一出海,就是六個月到一年,所以女人們都不喜歡船員。船員數目的銳減已成了世界性的傾向,而我們要接續這些工作。我們統一教會的女性應該不會因為丈夫出海半年不能回來就不平不滿吧?所以,以後世界的海洋權要由我們來掌握。

 

大家要知道,將來一定是比起陸地將會更重視海洋的時代。所以,文老師關心大海。瞭解了文老師關心大海的目的之後,希望大家也對大海產生興趣。(73–142, 1974.8.16)

 

老師正研究可以潛入海底的潛水艇,而且也非常關心宇宙。作為現代宗教指導者、世界的現代思想家以及擁有驚人的世界根基且超越國境的代表者,擁有一個國家之上的力量的文總裁,卻為什麼對海洋產生興趣了呢?那是因為我認為今後能夠解決人類的缺糧問題或饑荒問題的只有海洋。(217–219, 1991.6.1)

 

各 位認為海水魚無法在淡水中生存,而淡水魚也無法在海水中生存,其實不然。例如鮭魚;它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大海裡,但到產卵時就會游到淡水中。所以三周之內的 環境變化是沒有問題的。三周或十天就能改變生活環境了。這是空談還是實際可行的?現在電腦是不是小到可以裝入口袋了呢?我們會走向那種世界的。那你是要成 為海洋的主人,還是要成為陸地的主人呢?你更想成為哪一種?(217–227, 1991.6.1)

 

在 北極開採礦產,在南極的深海中開採鑽石礦、黃金礦,都要到水裡的鑽石航道中去採掘。不僅是男人,女人也要挖。如果男人與女人在那裡真心相愛,如果在千米深 的海底相愛,因為路途艱辛,愛情也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雖然途中受到衝擊和苦痛,但能換來比那些痛苦美好千萬倍的愛情。當你們在那裡相愛時,那愛情是美麗 的還是醜陋的?難道不想在海底裡相愛嗎?反正最終每個人都會死,不如在海底相愛到老死,那會非常幸福!(299–186, 1999.2.15)

 

老師把畢生心血全投入到海洋中,是因為大洋的運勢將會來臨。因此你們也要投入到海洋事業中,其次才是大陸。(12–117, 1962)

 

海洋事業前景一片光明,對此我已經確立了明確的概念,所以我才宣佈:為了人類要到大海上去。(128–211, 1983.6.26)

 

 

2)真父母進行的海洋攝理

 

1.以北美為中心的海洋攝理

 

a)美國水產業

 

美 國若想要舒適地生活,就要激勵年輕人走向海洋。這股風潮一旦被帶動起來,就能開闢出國家的新未來。到那時,你們要成為負責人,接管陸地上的所有工廠。今 後,陸地上的生產工廠全都會倒閉。只要工廠追求的是個人利益,就會倒閉。而我們工廠追求的是國家的利益,因此會與國家攜手為世界而前進。有國家的支援,發 展就不成問題。(128–230, 1983.6.27)

 

現 在,海洋及海岸城市都已成為廢墟。如果年輕人們出海好幾個月不回來,他們的妻子就會去舞廳之類的地方尋歡作樂,甚至還紅杏出牆、離家出走,所以船員們再也 無心出海。因此,海洋及海岸城市就完全成為了廢墟。所以只要我有錢,我就會把從東部、南部到西部的碼頭全買下來。這是不是很好的事?(123–13, 1982.12.1)

 

如 今美國所有領域的產業都已經上了軌道,而且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唯獨一樣半死不活,那就是海洋事業和水產事業。海洋資源比陸地上的所有資源更加龐大,可它 卻完全陷入沒落的地步。想一想海洋資源有多龐大。從事海洋事業的人,乃是蘊藏在這大洋中的所有資源的繼承人。地球面積的三分之一是陸地,而三分之二是海 洋,也就是說地球資源的三分之二蘊藏在海洋中。那麼,能夠計劃性地管理並佔領海洋的運動是什麼?只有兩種,那就是作為宗教團體從事海洋事業而擁有世界性組 織根基與世界性思想組織根基的運動。(119–230, 1982.9.13)

 

當 一個國家的海岸城市衰敗時,該國的經濟也必定衰退。就像美國,雖擁有能夠把本國的海岸城市與世界相連的資源基礎,卻沒有加以應用,所以已經到了政府不得不 採取緊急措施的階段。問題是;海岸城市的負責人找不到年輕人來投入,這我們可以負責找。他們還需要合一的年輕夫婦,而具備那種條件的也只有小文們了。只要 小文們在海岸城市安家落戶,那裡肯定會復興起來,而且在三到五年的時間內,將會有五十名小文可以在政府的支援下造船。假設每個地方有五十名,三十個地方就 是一千五百名,是吧!我們可以造一千五百艘左右的船。

 

美國大約有三千個港口。若每個港口派遣五十名,就有十五萬艘船。到那時,就可以完全消化美國的海域了。如果每個港口以兩百萬美金來算,總額可高達三千億美金。(119–235, 1982.9.13)

 

組織那些關心海洋的優秀人士,並讓他們擁有漁船(Fishing Boat), 然後一個中心召集五十名青年男女進行海洋基地訓練及教育,要這樣組織起來。美國海岸城市的現狀怎樣呢?隨著海岸城市的衰退,搬家的搬家,眼看就要分崩離 析。所有有志之士及負責人們都希望能夠防止這種衰退現象,並重振海洋雄風,所以我到美國後立即制訂計畫,並召集地方的有志之士組織了後援會。

 

因此,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在這裡我以後援會與參加者們的共同名義,作為保證金而投資六十萬美金。所以,只要我們的負責人傳授每天能夠釣到四百美金的魚的方法,這行業就會永遠地存活下去。(108–219, 1980.10.5)

 

我 們的船「新希望」號在美國東部以捕撈鮪魚而揚名,甚至在南美也很出名。我做這樣的事情是為開發水產事業而培養菁英。剛開始的時候,即使我親自出海二十四小 時並邀請年輕人,他們也紛紛逃跑,不願上船,所以我一有時間就給他們講這些內容。沒想到過了四、五年,到了第七年的時候,甚至連女性們也都爭著要當隊長 了。我不僅帶動了這樣的氣氛,還建立造船廠和加工廠,訓練著小文們的銷售能力,而且開設了商店,用箱式貨車對他們進行了銷售訓練。

 

在一年的時間裡編織漁網,造船,然後捕魚並開始了海產的銷售。不僅如此,還經營了海鮮(Sea Food)西餐廳。以這些內容為中心努力建立根基的結果,七年後的今天總算走到了可以影響水產業的階段。當這些產業上軌道的時候,就會有龐大的資金流通起來。(110–202, 1980.11.17)

 

你 們當中若有喜歡坐船的,請舉手看看!如果沒有,今後美國就無法在海洋中取得成功,在海洋事業中不會有美國一席之地,不論海上還是海底,美國都不會有任何成 就。那樣一來,即使口出大言,也只能被淘汰,沒有其他的去路。因此,你們再累也要走向大海,穿越大海。要知道唯有如此,美國才能在海洋中找到希望。(132–304, 1984.6.26)

 

男 人們一出海就是兩個月到六個月,等他們回家一看,妻子們卻都不在家。最近不是流行迪斯可、交際舞嗎?在丈夫們不在家的期間,妻子們迷上跳舞,甚至還搞外 遇,她們把孩子們放到孤兒院裡就逃跑了。像這樣支離破碎的家庭達到了百分之八十,誰還有心思出海呢?而且就算要出海捕魚,也沒有銷路。美國人不吃海魚,所 以只要從事水產業,就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即使這樣,也沒有辦法。因為除非在水產業上打下成功的根基,否則就沒有能夠與世界作戰的經濟支援。(110–200, 1980.11.17)

 

在美國有希望的事業是水產運輸業和漁業。可以說,能做的也只有這兩個產業了。所以在三年前買下船的時候,我就打算三年後要開展這項事業,所以今年開始做起了生意。我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對東部海岸的調查,如紐約的海域情況和魚群生態情況等等。(88–246,1976.9.20)

 

今後,我打算與國家攜手建立養魚場。海上養魚場也好,淡水養魚場也好,各類養魚場我都可以經營,不管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就算在紐約沿海的潮間帶,我也能養殖螃蟹以及各種魚類。我要對此進行研究。你們試想看看,那事業該有多麼龐大!那是多麼浩大的事業啊!(88–179, 1976.8.10)

 

女人們不喜歡船員。知道為什麼我要開始水產業嗎?那是因為水產業已經在美國全軍覆沒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男人們出海後不是一兩週,而是過了一兩個月後才回來,所以女人們不是搞婚外情、鬧離婚,就是離家出走。而且近來的美國青年們,出海遇到幾次風浪,受苦,就會開始討厭大海。

 

不僅如此,有錢人也不願再投資水產業。因此,為了拯救美國,就只好由統一教會來投資,只好由統一教會的年輕人擔此重任了。統一教會的青年男女們會離婚嗎?絕對不會。為了不讓他們產生離婚的念頭,要訓練夫婦倆人一起出海。只要文老師下達命令,船員們就會一擁而入。他們都會受到訓練後出海。(88–250, 1976.9.20)

 

如果我不插手,美國的水產業就不會有振興的一天,絕對沒有。因此,他們也知道我肯定會對美國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了買四千噸重的船,現在正在交涉,那種類型的船在世界上只有一艘。(88–326, 1976.10.3)

 

前天去費城捕撈了數千條鯉魚。當我把它們放入蓮花池中時,出來六隻烏龜,我把這麼大個的傢伙給放生到哈德遜河中去了,還把釣來的第一條鯉魚也給放生了。

 

我 是以這種原則思考的:「你既由愛而生,就理應為愛而死。為了你所愛的人類,你想活下去呢?還是想死呢?」所以我對鯉魚說:「表面上看,雖然你成為了犧牲 品,但你的犧牲會使今後美國的水產業發展起來,統一教會會員們也會因你而更加忠誠於神,更加愛人類,你是他們的力量、能源,你還是他們的一部分。你雖然生 為魚,我卻把你當作我的兒女來看待,比任何一個美國公民都更加愛你,我甚至把你當作我的一部分來愛你。難道這樣還不夠嗎?鯉魚啊!你們將成為我心愛之子的 血與肉,將成為兒女的替身,也將成為我所愛的美國公民身上的肉。」(93–189, 1977.5.29)

 

我 知道別人會在背後這樣議論我:「身為一名宗教領袖,怎麼喜歡當漁夫,喜歡出海,還做水產生意呢?那可都是一般人才會做的事情啊!」不過我自己很清楚,我們 不是為了小小的目的去做。只要你們都得到那樣的訓練,再到非洲,每人負責一個港口的話,就可以在短期間內打造出世界性根基,能在五十個國家打下根基。(94–107, 1977.7.29)

 

海 洋具有龐大的資源,所以今後我要將海洋事業擴展到全世界。我們要做到不論是在法國或德國,只要一聲令下,就可在全世界數十個國家投入生產的程度。那樣才可 以製造世界性時代所需的船隻或潛水遊船,從而掌握這一領域的經濟主導權。只有在數十個國家做好準備,我們才能在其領域裡擁有世界權威,這是不是讓人難以置 信,超乎想像範圍呢?所以,統一教會會員們要全面掌握這方面的知識。(95–225, 1977, 12.4)

 

至 今為止,漁夫們一直都工作八個小時,可是現在他們不願再幹八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水產業簡直鬧翻了。如此一來,美國水產業還能不能找到新的出路?對我們而 言,這就像打開了金庫之門。要知道,這就像用金鑰匙打開金庫一樣。所以畢業於我們神學院的女孩子們,以後嫁人的時候最好都想著要嫁給船長。(96–313, 1978.2.13)

 

美國的水產業已經走到沒有我們就走投無路的地步了。用之不竭的資源正在呼喚著我們,今後它會成為我們掌控世界經濟的來源。(105–328, 1979.10.28)

 

非 洲人習慣到餐廳就點自己經常吃的或合自己口味的魚,如果餐廳裡沒有那種魚,就會走掉。所以我們現在可以開始把我們在五大洋中捕獲的魚供應到餐廳去。美國人 一天只工作八個小時,到了五點公司就會關門,而我們要二十四小時營業。如果客戶的餐廳沒貨了,我們就可以從其他與我們有關的餐廳來補貨。所以,誰都比不過 我們。以後,水產業會認證「文牧師」。(146–253, 1986.7.1)

 

我們的食口們不喜歡海洋教會(Ocean Church),一讓他們從事水產業,就紛紛逃跑。所以我打算儘快在全美國開一千家日本料理店,這就是我現在的計劃。下一個計劃是設立五百三十五所海洋教會。我們要同時做這兩項準備。(147–25, 1986.8.20)

 

如 果以後各州都有我們的水產業,我就想在每一個地方都建一個宿舍,然後讓日本人、韓國人、美國人以及以德國人為中心的歐洲人,這四個國家的人共同生活。雖然 各自上班,但回來後要共餐,其他的事情也一起做,形成一家人的生活形態。要做這樣的訓練。不合格於此項訓練的人,將來無法進入地上天國理想圈,沒有進入天 國的資格。所以我為了給各位打下生活的根基,正在做這個事業。(147–27, 1986.8.20)

 

為什麼要做水產事業呢?今後,除了養殖魚沒有別的方案可以解決糧食問題。各位!將來在海邊建數十層或數百層高的大廈,輕輕按下按鈕就可以養殖了。只要擁有一百坪面積的魚塘就可以供子女們上大學,可以養活一家子。如今的科學相當發達,所以即使在距離大海數十哩、數百哩、數千哩的地方,也可以引入海水。也就是說,即使在山裡也可以建築養殖大樓。不做這些,就無法解決人類的糧食問題,所以我很認真地在做水產事業。(191–81, 1989.6.24)

 

統一教會的年輕勇士們總有一天要試一試乘坐遠洋漁船,我認為這是可以積累水產業經驗的很好的訓練機會。這是文老師的命令,你們一定要做。就算是東京大學畢業的,也別想逃掉。(192–159, 1989.7.3)

 

文牧師為了拯救因飢荒而死去的人,至今活動了二十年。水產業的世界有著無窮無盡的原料。現在美國也開始相信了文牧師。大家都知道,從織魚網到造船,我在世界各地所打下的基礎。如今已到了水產業中的任何人都不容小覷的地步。(266–120, 1994.12.22)

 

去過德克薩斯農場的人請舉手!美國人可能都去過。要不也邀請各位去一次?現在正準備在那裡獵鵪鶉、野雞,還有鹿。那裡有很多野生的七面鳥,還有野豬、狼以及長得像老虎一樣的動物,什麼樣的野獸都有。

 

各位要對此感興趣。不只要參與打獵、釣魚,還要為自己經營一個農場,為此,從現在起就要進行開拓。(253–114, 1994.1.9)

 

今 後將會出現能夠發展第三產業的相當好的基地。所以,我們在三十個地方安排了十艘船進行訓練,而現在正想擴大到三百個地方,這樣就可以在任何部落釣魚。並且 計劃著將來走向全世界,從法國到歐洲,全都開發成觀光路線。所以我們要培養能夠做到這些的釣魚專家,如此一來就可以一邊開船,一邊當觀光導遊了,這是一個 相當大的事業。只要準備好了,以那些貴客為中心,我們就可以做世界性的大事業。如此一來,自然而然就可以擁有能夠建立跨國公司,開發龐大資源的基台了。(122–82, 1982.10.31)

 

b)「世一路(Saeilo)」流通組織

 

老師在美國計劃兩大事業:一個是水產業,另一個則是「世一路(Saeilo)」銷售組織。你們可能不知道,最近因為小文們幾乎要完全佔領水產業而在水產業界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不過現在你們可不能再不知道這件事情了。(131–250, 1984.5.4)

 

在經濟活動中怎樣掌控全國銷售市場是我們要突破的最後一個堡壘。當通過「世一路(Saeilo)」這一世界性銷售組織,佔領美國市場同時也掌握水產業的龍頭地位時,就會自動地影響美國或自由世界。我們在打造經濟基礎的同時,還為了確保輿論界的世界性根基而創設了《華盛頓時報》和《Insight(洞察)》雜誌。我們正用這些來打造能夠影響世界的領域。很慶幸的是,雖然美國有龐大的水產資源,卻沒有主人。

 

現在,文牧師及統一教會已被眾人評斷為那個領域的主力軍,這是件驚人之事。在擴大以科學技術為中心的產品銷售市場的專案中,文牧師為了在美國打好能夠掌握主導權的根基,指示在美國的五十個州建立了「世一路(Saeilo)」銷售組織。「世一路(Saeilo)」銷售系統本身已超越了國境,而至今為止,世界上還未曾有過這種超越國境的展示中心及銷售市場。(135–97, 1985.9.30)

 

今後你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美國打造經濟基礎。即,要進行文老師選擇的「世一路(Saeilo)」組織全球化運動以及打開水產業的世界性銷路的運動。而這運動的具體操作應如何進行的呢?結論其實很簡單。假設機械工業是今日西歐文明的中心,水產業卻是沒有主人的行業。所以儘管虧損,我還是將資金投入到了水產業,同時還為了「世一路(Saeilo)」組織的發展投入了資金。即使犧牲教會,也要將資金投入其中,為再造根基而努力。由此看來,「世一路(Saeilo)」系統,就可以成為掌握世界銷售組織及美國水產業主導權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快「世一路(Saeilo)」系統的發展步伐,這是一個極為恰當的結論。(135–99, 1985.9.30)

 

只要在美國,憑藉技術或「世一路」(Saeilo)銷售網,掌握機械工業及水產工業的權威,就會成為可以操縱美國經濟的強大勢力,所以我正建立南美聯合機構。等到那時,美國會陷入窘境。文老師擁有這樣的智慧和能力卻辛苦地開拓了四十年,可想而知艱辛的道路是歷史性先知者都要走的道路。因為如此樹立的傳統極為寶貴,所以我忍受著其中的艱辛挺了過來。文老師已經樹立好了縱向的傳統,而你們的責任就是樹立橫向的傳統。難道連樹立橫向基準的責任也讓文老師來負責嗎?那可是你們的責任啊!因此,今後你們要思考該怎樣活用「世一路」(Saeilo)組織以得到快速發展的問題。(135–106, 1985.9.30)

 

你們不要以為水產事業與「世一路」(Saeilo)組織毫無關聯。今後「世一路」(Saeilo)組織與水產行業的人力資源隨時都會自由調換,你們必須明白這一點。因此兩個行業要在一個辦公室裡工作。資金這麼緊張我已沒必要使用兩個辦公室,藉著這次機會我要把兩家合併在一起。我們不需要有太多的負責人,我們要建立在一個中心下可以操縱天下的組織。(135–102, 1985.9.30)

 

c)阿拉斯加(Alaska)水產業

 

世界有四大漁場,而圍繞美國的三面海域中就有三大漁場。再加上挪威的漁場,就是四大漁場了。從墨西哥到阿拉斯加(Alaska)以及加拿大的新斯科舍(Nova Scotia)都連著世界四大漁場中的三大漁場,這說明世上的大部分魚都在這裡。問題是沒有人捕這些魚,雖然有兩百海哩的範圍,卻成了無主的荒地。(110–200, 1980.11.17)

 

阿拉斯加可以說以海洋為中心連接了一切,魚類以及原料等海洋中的所有資源都集中在阿拉斯加。世界水產資源的百分之八十在美國,而美國水產資源中百分之七十的魚類都在阿拉斯加。阿拉斯加是水產資源的中心,剩下的資源則集中在凍土帶平原。(236–22, 1992.11.2)

 

前些日子我去阿拉斯加,看見長六十英哩、寬十英哩的黑色鯉魚群(Carp)正湧過來。至於深度就不太清楚了。那是沒有主人的魚群。文牧師知道浩瀚的大洋中流動著那樣的財富,所以你們要成為那些財富的未來所有者。(131–263, 1984.5.4)

 

我 們的水產業有了多大的發展呢?凡是用在船上的機械,我們自己研究自己製造的就已達到了世界頂級水準,要知道這是驚人的成績。在阿拉斯加釣魚時,我們可以把 魚群的位置輸入到電腦中存檔,那麼下次只要按一下按鈕就可以輕輕鬆鬆地找到那裡了。只要把存檔放進電腦,即使是十年後也可以找到那個地方,而且隨時都可以 捕到很多很多魚。這種可讓一個漁夫守口如瓶到臨死前才告訴兒子的珍貴情報,我們可以在世界五大洋擁有無數個,而且只要按下按鈕便可。如果把五大洋所有的這 些根據地全都記錄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季節選地方,不斷地釣魚,這樣就會帶來水產業的巨大利益。(135–106, 1985.9.30)

 

我在阿拉斯加投入一千三百萬美金建造工廠。我還打算買東部的格洛斯特碼頭。南邊的阿拉巴馬州還有我們的造船工廠,是吧?到處都有我們的基地。你們是否曾關心過船隻或海洋呢?我可是用十年準備了這一切。(119–239, 1982.9.13)

 

應該在阿拉斯加的西部、南部、東部建設加工廠,完成所有的程式。因為魚多到無法處理掉的地步,因此今後打算建造魚粉(Fish Powder)製造工廠。為什麼要製造魚粉呢?因為這樣可以解決魚的貯藏問題。即使再好的魚,保鮮最長也只有個 月。即使把魚冷凍起來,只要過了八個月還是需要供水然後再凍結,因為即使被凍結,由於溫差,空氣還是會進入其中。而一旦有空氣進入,就會在魚的身上產生水 蒸氣,而水蒸氣會穿過冰層而出,因此需要供水後再凍結,然後放入冷凍櫃中。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只要進行幾次解凍再凍的過程就無法維持恒溫,所以那些 魚還是會爛掉。(122–80, 1982.10.31)

 

老師研究出了處理蝦的方案,就是把蝦製成粉。蝦的壽命是一年,神創造蝦的目的是想讓它成為魚的食物,然而還是會剩很多的蝦,所以只好白白浪費掉。而每年相應數量的魚也正在海洋中流失,進而直接引發公害。要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文老師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把它們製成粉狀。(273–50, 1995.10.21)

 

世界上每年大約有兩千萬人因饑餓而死亡。為了解決人類的缺糧問題,我從二十年前就開始關心海洋事業。魚粉(Fish Powder)的製造非常重要。魚含有高蛋白質,這是任何動物都沒有的營養成分。若把魚製成粉,就便於保管、運輸。生產一噸的魚粉,然後跟如玉米之類的粉,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生產,人類的糧食就可以增到三十到五十倍左右。魚的百分之九十八是蛋白質。這該由先進國家來做,可他們卻未做到。(296–228, 1998.11.10)

 

在阿拉斯加,除了巨型魚之外,還有很多種類的魚,多得不計其數。當我看到這片景象時,心裡想著:「哇!在阿拉斯加,比起出海垂釣,還不如找三、四名捕撈能手撒網捕魚,那麼一天捕撈出一艘多船的魚應該不成問題。真應該雇用漁民捕魚,再加工成魚粉賣掉。」然後,為了進行這項計劃而開始展開了調查。(267–18, 1994.12.27)

 

將 來,魚粉還可以跟其他材料混合在一起做精緻的麵包。不僅如此,用魚粉還可以做各類食品。吃海魚比吃其他動物的肉更好,對人的健康有好處。這是一個未開發的 資源。美國沒有從事的事業就只有這一項了,所以我們來做。我認為這項事業發展前景十分光明。我會將資金投入到這項事業當中,關鍵是怎樣培養對此充滿熱情的 人。(88–179, 1976.8.10)

 

加 拿大、蘇聯、美國、日本以及德國都關注著我們正進行的事業。因為人類吃不完從海洋捕到的魚,所以幾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魚總是被白白浪費掉。而我們打算把這 些魚集中起來製成人類可以吃的營養品,再送到發展中國家。這件事情已在全世界傳得沸沸揚揚,所有發展中國家的人們都深切關注著我們統一教會。(295–110, 1998.8.18)

 

日本政府知曉日本非常需要海洋資源,海洋資源指的是海鮮。美國期待著把阿拉斯加的魚加工後賣出去,而日本需要很多很多魚,卻沒有魚,所以我們打算將美國的魚賣給日本。既然日本需要美國的魚,而美國需要日本的技術,雙方就可以進行交涉,進而合作投資。(146–249, 1986.7.1)

 

阿拉斯加是美國這個國度中最有名的海洋基地、水產業基地。世界四大漁場有阿拉斯加、新斯科舍、墨西哥灣以及挪威,其中三大漁場都在美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阿拉斯加。(167–132, 1987.7.11)

 

將來阿拉斯加可能會成為世界政治的焦點,將來,或許蘇聯會帶著政治目的關注此地,又或許日本和德國為了政治目的而聯手對付此地。雖然美國人劃定兩百海哩以內是自己的領土,卻沒有能力當水產物的主人。

 

美國人不太喜歡吃海鮮。你們當中去過國外的人或許會知道,他們常吃的鮮魚是龍蝦(Lobster)、還有今天我們打算捕捉的比目魚(Halibut),然後有鮭魚(Salmon)和鱒魚(Trout)等這幾種。這些都生長在寒帶,因此非常油膩而可口。美國人喜歡吃的那幾種魚都生長在哪裡呢?就在這阿拉斯加。(167–132, 1987.7.11)

 

耶 穌讓彼得成為釣人的漁夫,這說明耶穌用魚象徵了人類。因此,只要捕捉魚就可以掌控海洋,而只要掌控海洋也就可以掌握陸地,這就是從攝理的角度來看的觀點。 所以,我們只要佔領阿拉斯加,就能佔領整個海洋。世界水產收入中百分之八十五是出自阿拉斯加,百分之五是出自大西洋,剩下的百分之十則是出自太平洋。(168–67, 1987.9.1)

 

阿 拉斯加的海洋中有鮭魚。你們知道鮭魚吧!它有五個種類,有呈粉紅色的,也有呈紅色的,有各種各樣的種類。等小鮭魚在淡水孵出後,過幾個月放出去的話,你就 會發現它會穿過五大洋,游走四五千英哩回到大海。如此渡過流浪生活後,大概到第四年就具備產卵的功能了。而成熟的雌性鮭魚和雄性鮭魚將會在哪裡與各自的真 愛對象相遇呢?它們會約定在自己出生的故鄉見面,這是鮭魚世界的法則。是誰規定的呢?會是鮭魚自己嗎?很神奇是吧!(169–174, 1987.10.31)

 

觀察阿拉斯加的鮭魚就會知道,七月份等它們孵出來後放生的話,會在大海流浪四年,游走四、五千英哩,然後靠嗅覺再次回到自己的故鄉。這樣神奇的事是無法用科學解釋的,人類再怎麼研究也研究不出結果。它們可不是靠什麼天線或雷達之類的儀器找回來的。

 

雖是魚,卻知道四年後重返故鄉,並且會在那裡生完小魚後死去,小魚們則吃父母的肉長大。可自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不僅不回故鄉,連怎麼回去都不記得。(176–324, 1988.5.13)

 

當我看到大馬哈魚(Big Pacificsalmon 鮭 魚的一種)時,就覺得它跟我們統一教會的人很像。因為統一教會的人也正尋覓著回到原鄉,而且渴求成雙成對,這正符合神主義。鮭魚並非是在海上遇到伴侶並渡 過四、五年後回鄉,而是時機一到,雄性鮭魚會先游回來,然後等雌性也回來後,就會在故鄉首次見面。之後就像統一教會舉行訂婚式一樣,雄雌性鮭魚會聚在一個 水坑正式成為一對。非常奇妙的是,在海裡時,雄性鮭魚和雌性鮭魚除了大小不同外長相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可是一旦成為了一對,不到兩周就會變得完全不同,變 化之大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到淡水結成夫妻,在形態上雄性鮭魚會變得跟雄獅子一樣,嘴這麼突出來,牙齒也會露出來,看著有點嚇人。頭部突出,背部也鼓起來,就象雄獅子一樣。鮭魚也希望能夠生下好的品種才會這樣。問題是游了四、五千英哩的大海之後,到底是怎麼找回到故鄉的呢?至今這還是令人費解的謎題。那麼小的東西,在故鄉僅僅生活六個月,離開時還不到十五公分的小魚兒們,在大海長成那麼大,居然還能找回來,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時候一到就知道自己要「結婚生子」。(259–198, 1994.4.10)

 

在 大海自由自在生活的鮭魚,等到時機一到就回家配對,然後為對方而活,這種生活可真是我們統一教會的夫妻們要學習的榜樣啊。它們的生活就如同真父母之間的 愛,所以我們統一教會要成為比鮭魚還優秀的理想夫妻。從那些關於動物世界的影片中,人們可以學到很多。死後成為孩子們的食物,犧牲自己,留下後代,這就是 鮭魚。作為代表動物的本能和世界之傳統的存在而活的就是鮭魚。(295–115, 1998.8.18)

 

美 國擁有世界四大漁場中的三大漁場:加拿大新斯科舍地區、阿拉斯加州以及墨西哥灣。如果知道水產資源到底有多豐富,你們就會為此而瘋狂。黃金,只要挖個幾十 年就會開採完,而水產資源是取之不盡的,可是它沒有主人。所以我制定了二十年的水產事業計畫,今年已經是第十五個年頭了。美國的水產業正舉著「文總裁是異 端份子」、「文總裁滾出去吧!」等牌子進行示威。不過不論他們怎樣喧鬧,都無濟於事,因為實力就擺在眼前。(191–73, 1989.6.24)

 

我 去大海的話也會釣魚,而且什麼魚我都釣過。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的魚,我都釣過,沒有我沒釣過的。在阿拉斯加的時候也一樣,就穿上短褲當起「赤腳主人」 來。只要我跟漁夫聊上三十分鐘,他們就會紛紛請我去他們家做客,如果真去了,有些人還會留我長期住在他們家呢。只要在船上一起待上三天,就會成為無話不談 的朋友,所以這種事是完全有可能的。(203–35, 1990.6.14)

 

世 界總捕撈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來自美國,而美國的總捕撈量的百分之八十五是來自阿拉斯加。所以說阿拉斯加是水產資源的寶庫。那麼,那裡的主人是誰呢?成為那裡 的主人,意味著將來可以掌握海洋產業的王權。阿拉斯加就是那樣的地方,但是那裡環境要素非常不好。不過如果那裡環境良好,早就被資本家們佔領了。那裡隨時 會翻船,有時還會造成人員傷亡。對此我們必須有心理準備。(205–319, 1990.10.1)

 

這次在阿拉斯加因颶風而掀起了十米以上的巨浪,但是我們的船依然毫無畏懼地出了海。對此,連阿拉斯加的海警隊本部受到過UDS訓 練的人們也驚嘆不已。當時,海警隊本部已經發出了停止出海的警報,所以一旦出海,他們就會跟過來發出警告。可是我們的船身雖小,卻勇猛地乘著巨浪駛向大 海,不嚇死他們才怪呢。一開始,不管怎麼說明,他們都不相信我們的船不會沉沒。但自從那次用行動來證明後,就算我們在刮颱風的時候出海,他們也只會說: 「他們就是那樣的人。」因為這如同UDT訓練(特訓),所以不論颳風還是下雨,我們都理所當然地駛向大海而將生死置之度外。(205–319, 1990.10.1)

 

世界總捕撈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來自美國,而美國的總捕撈量的百分之八十五則來自阿拉斯加。阿拉斯加的發音聽起來像韓語的「arasumika(中譯是「明白了嗎」的意思)」。「arasumika」,就是指「明白阿拉斯加是生死攸關、環境險峻的地方了嗎?」的意思。(206–93, 1990.10.3)

 

魚 為什麼都到那麼寒冷的阿拉斯加去呢?生活在熱帶地區的魚遷移到寒帶地區生活,這叫做陰陽調和。主體與對象都想在能夠和諧相容的地方產卵,所以他們會流動。 而且淡水魚只有嚐過鹹水才可以產卵,河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繁殖的理想境界,必須陰陽和合。文牧師所做的就是那樣的事情。(207–82, 1990.11.1)

 

老師無論是在阿拉斯加還是在哪裡,都站在第一線上不分晝夜地奮鬥至今,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統一傳統。無論是人還是國家或世界,都無法償還對真父母欠下的債。你們現在的立場是,必須永遠地服侍並追隨真父母。(220–268, 1991.10.20)

 

阿拉斯加是暖流與寒流交匯之處,很適合產卵,所以各種魚類都會湧入此地。能夠在如此有名的地方釣魚,就像是在做夢一樣。尤其韓國人,韓國教授們能來到阿拉斯加釣魚,這可說是一件歷史性的事件。(167–132, 1987.7.11)

 

如果帶觀光客過來,阿拉斯加就會成為世界遊覽勝地。今年的韓國很熱,是吧?若有錢,這時就可以去阿拉斯加避暑。從這裡到阿拉斯加大概需要六個小時,如果是逆風,就會花上七個多小時。晚上在飛機睡上一覺,等到早晨下飛機,你就有一整天的活動時間。

 

星 期五晚上出發,星期六和星期天釣魚,晚上搭飛機回來,這樣就不會耽誤第二天的工作。在阿拉斯加,不管去哪兒,都能看得到山頂鋪蓋著白雪的風景。周圍的山頂 都是白雪皚皚,雪山下卻是一片綠地,綠地上則開滿了各種鮮花兒,花海之下就是湛藍的大海,而我們就在那猶如美麗的湖水般的大海上釣著魚。想想看是何等的一 個仙境呀。看四周,高山猶如屏風般地圍著你,在那樹林中生長著就像鋼琴鍵盤一樣挺拔而筆直的樹,那裡還有很多你未曾見過的鮮花兒。這些都是海邊的風景。

 

而且那裡還有很多鹿之類的動物。它們大多生活在水邊。因為食物不多,所以需要很多水。而且到冬天一積雪就更沒得吃,只能吃凍死的海草。所以那而有很多跟大海有著緊密關係的鹿、熊之類的動物。(264–98, 1994.10.9)

 

四月的阿拉斯加依然天寒地凍,人們不得不穿上厚厚的衣服。前面的山是白茫茫的一片,而大海卻有數不盡的魚群,到處可見游來游去,所以一拋釣魚竿就能見到在水中興奮不已的魚兒們。人只要經歷過一次,就絕對會再來一次。對於在此感受過釣魚的刺激的人而言,那是永生難忘的經歷。

 

人們在這裡生活會感到非常舒服。這裡景觀壯麗,三分之二的山被白雪所覆蓋,而人們居住在綠色地帶的中心,大海一片蔚藍,禿鷹在天空自由翱翔。(262–280, 1994.8.1)

 

從阿拉斯加乘飛機到莫斯科需要八個小時,到倫敦需要六個小時,到紐約則需要十個小時,所以這裡可說是交通要塞。今後,人類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在阿拉斯加的平原上耕種農作物。其實現在已經開始進行溫室栽培。香蕉也可以在那裡栽培,不再需要從熱帶地區運過來。(236–22, 1992.11.2)

 

假 設人類的所有產物都可以從阿拉斯加開採,將會怎樣?阿拉斯加是韓國的好幾倍大,據說是加州的四倍。加州是美國的第一大州,由此可以想像阿拉斯加有多龐大。 那裡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資源,那裡的主人不是蘇聯,也不是美國。他們對這裡漠不關心,窮於應付經濟問題、政治問題、體制問題而勾心鬥角的他們,對原料的消耗 問題連想都不想。然而在未來,誰能掌握原料攸關重大。所以文老師為了支配原物料正在做著準備。(236–22, 1992.11.2)

 

誰可以佔領北極是非常重要。佔領了北極,就可以支配這世界。

極,不就是那樣嘛?當人們佔領了北極,站在主體的立場時,南極也將自動被佔領。(253–299, 1994.1.30)

 

你們可曾聽過「阿拉斯加精神」嗎?何謂「阿拉斯加精神」呢?就是,早晨五點起床吃飯,然後出海,等到了凌晨十二點或一兩點才返家。若無法完成責任,就無法回家。在這修煉過程中沒有人情可言,必須完成任務。因此,你們不可以旁觀捕魚,那是一種訓練,其目的是為了把你們塑造成未來的指導者。不是誰都能捕魚,必須接受專業化的訓練。唯有積累經驗,才可以捕魚。(263–10, 1994.8.16)

 

d)養殖業

 

假如你的周圍有水產大學教授等人物,而且他們研究過周圍水域有什麼樣的魚,或研究過什麼樣的魚生活在什麼樣的水域等內容的話,你應該去確認他們的研究報告對不對,然後再整理出一本冊子。如果調 查五十州大海情形後,全部都集中在一起的話,就可以擬訂不管在哪裡都能釣魚的計劃了。只要是沿海地區的州,都應該測量周圍的全體海域和可釣魚的全體地域的 深度和溫度,然後再調查那海域裡有什麼魚種,再編輯成書。給你們買遊艇就是為了做這件事情。三十多個州,只要是沿海的所有的州,都要以漁場為中心編書,如 果沒有大海,也會以湖為中心那麼做。我打算今後全面指導養魚知識。(94–109, 1977.7.29)

 

前 不久我去了佛羅里達州,那裡有鱷魚的棲息地――濕地。我打算與美國接洽在那裡興建漁場。那裡不論是海水或淡水漁場,各種漁場都適宜建造。今後在這紐約前方 的潮間帶,也可養殖包括蟹在內的各種魚類,我們要開發研究這項目。試想一下,那事業是一項多麼龐大的事業啊!海底雜魚的骨頭可以加工成動物的飼料,還可以 添加其他的成分,加工成混合飼料,這項事業可說是非常偉大。利用世界性的組織網在各國展開事業,建造罐頭工廠,這將是一項巨大的事業。(88–179, 1976.8.10)

 

像 南美那樣的地方沒有山,所以完全可以用水來控制。只有在特定的地方才可以挖出井來,在別的地方不論你怎麼挖都看不到水,所以那裡只靠水的生意也能生活。人 們完全可以把海水化為水蒸氣而供水。現在人們還可以利用科學技術開鑿隧道,在距離海域十哩、百哩、千哩的地方建造比紐約世貿中心還高的大廈。還可以在潘塔 那(Pantanal–位在巴拉圭河上游的溼地)建造養魚大樓,進行分門別類的養殖計劃,再把資料輸入到電腦後按下啟動按鈕,那麼,過路人就可以挑選各種魚來當午餐。在那裡完全可以吃到新鮮的生魚片。(302–99, 1999.6.1)

 

現在世界上水源豐富的湖很多,僅阿拉斯加就有三百萬個兩萬坪以 上的湖。如果在那兩萬平大的湖中養殖,便可以養活兩三百家人。那麼,三百萬個湖是多少呢?可以養活六億人口。所以,在阿拉斯加的湖畔興建養殖場,就可以對 六億五千萬的阿拉斯加人供應糧食。人類的缺糧問題也就會得到解決。比起牛肉等陸地動物的肉,吃魚肉更有利於人類的健康,更容易消化。因此今後即使讓人們吃 肉類,如牛肉等,也不會想吃。(271–39, 1995.8.15)

 

南 美的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等地不知有多少湖泊,或許有數千個吧。如果說阿拉斯加有三百萬個湖,南美就應該有數千個湖。那裡不需要太多的水源,人們只要建造 幾百坪大的魚塘,往裡面注水,再養殖幾種魚類,就可以維持生活。我們只要教當地人人工養殖方法及魚塘營運的方式,他們就可以養活自己。只要是有水有土地的 地方,就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因此你們要持著對海洋的關心進行釣魚訓練。(289–50, 1997.12.30)

 

老師為什麼如此關心鮪魚呢?一條鮪魚可以產下兩百萬粒卵,而其中只有0.8%才能孵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剛產下來的魚卵容易被小魚吃掉,所以文老師打算建造鮪魚養殖場。我們只要掌握使魚卵百分之百孵化的技術,瞬間就可以解決人類缺糧問題。(119–63, 1982.7.3)

 

今後魚類都會有世界統一的號碼。在無數種魚類當中,若你喜歡第幾號魚,一個電話就可以訂購。在電話中你可以對養殖場的負責人說:「我幾點會到養殖場,請幫我準備好第幾號魚。」到那時,你們只要準備一把切生魚片的刀,就可以切魚肉來吃了。那樣的時代將會來臨。(274–109, 1995.10.29)

 

今後我們要建造世界第一大湖來養魚,在那裡將會開展一項最為精彩的事業――釣魚事業,因此要開始著手準備這項偉業。我們要建造漁場,再把捕來的魚放入其中,供人釣魚。如此一來,一年十二個月都可以釣魚。(207–122, 1990.11.1)

 

比起經營大牧場來維持生計,倒不如從事養殖業。只要有五十坪的 養殖場,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是不成問題的。即使在高山上,也能把海水抽上來養魚。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用鹽水調整鹽度,再進行養殖,這些都不成問題。我們在 山上建造養殖場並派一人來管理,就能解決數十萬、數百萬人的溫飽問題。因此這次也到美國籌備了這項工作。我們要挑出優良魚種來進行養殖。(189–290, 1989.6.17)

 

如 果釣魚場沒有魚,就要建造養殖場來養魚,再向釣魚場供貨。如今,不論何處都可以把養殖出來的魚運送過去供人垂釣。我們只要在氣候和溫度適宜養殖的地方,建 造養殖場來養魚,不論何處不論何種類的魚,都可以提供給釣魚場。可以用船運送所養殖的魚。今後還可以飼養各類動物,再把飼養出來的動物放生到獵場內進行打 獵。不論是狼,還是熊,甚至老虎也可以養殖後進行打獵。(275–104, 1995.11.3)

 

我 打算運營養殖場。現在日本能夠進行活魚料理也是因為有我的指點,那是我的創意。設置過濾裝置而能夠長時間使用水槽中的水的方法也是由我們研究出來的。為什 麼要建養殖場呢?因為人們追求活魚,只靠在海裡捕捉的魚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雖然通過釣魚也能供應活魚,但終究還是需要通過養殖來供應活魚。我打算在各州 建造養殖場,所以為了讓你們進行釣魚訓練,發給了你們「One Hope(一個希望)」號遊艇,不知你們有沒有在進行。只要做這件事,將來只要賣三十艘到五十艘船就足以維持生計了,那是可迎向世界的事業。早在十年前就有很多人想買「One Hope(一個希望)」號。美國的海軍曾經還想訂購七十二艘「One Hope(一個希望)」號,但我們沒有賣。為什麼沒有賣呢?這艘船不知有多好。現在人人都知道這艘船最適宜釣魚,它的口碑已經傳遍了世界各地。人們爭先恐後地想買這艘船。所以我現在打算將這艘船公開來賣。喜歡釣魚的人知道這艘船的優點,因此都想買這艘船,這的確是一艘好船。(207–120, 1990.11.1)

 

我國現在有十五萬名大學生無法就職,所以我投入水產業中建造了養殖場,在西班牙也正在進行。現在正養殖鮪魚,到了一月份就可以賣出去了,經濟收益不錯。我天不怕地不怕,只要該做,沒有不敢做的事情。(209–317, 1990.11.30)

 

今後我們要把荒地耕耘成沃土,拯救因饑荒而快要死去的人們,只要有水和土地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在有水的地方建造養殖場養魚,在有土地的地方則種植五穀雜糧。西方人因為沒有教非洲人怎樣務農,所以才會滅亡,而我們要替他們償付蕩減。(246–82, 1993.3.23)

 

老師為了拯救全球因饑荒而面臨死亡的千千萬萬的人而建造了養殖場。因公害而引起臭氧層被破壞的問題,只有作為人類代表的文老師才能夠解決。如此,應該全方面地為人類考慮。

 

當文老師無法再走下去的時候,即使流淚、流汗,你們也要決心在文老師留下的足跡上留下自己的足跡,繼續行走下去。原理之路不是一躍而過的,而是按照原理,一步一腳印踏上去的。你們的爺爺、父母以及子孫萬代都必須按照原理,踏踏實實地行走原理之路。因此原理之路也是蕩減之路。(246–202, 1993.4.16)

 

e)海洋教會和海洋訓練

 

以 文牧師為中心的統一教會是世界性的協會。雖然文牧師是韓國人,但西方人並不認為文牧師只為韓國做事。因為文牧師為世界而活的觀念極為強烈,所以儘管在陸地 或在海洋中受到迫害,但還是勇敢地組織世界性的協會。這不是以一般的思想創建的,而是在宗教的背景下具備那樣的體制而提出了「海洋教會」之稱號,這可是一 個莊嚴的宣佈。文牧師設定了一個令人畏懼的課題。今後海洋教會的使命是什麼?不是只出海進行訓練,而是佔領海洋,愛護海洋。我們佔領海洋並非別有用心,而 是為了依據創造主的本意合理地管理並愛護海洋,進而將海洋當作團結世界的舞台。(128–249, 1983.8.28)

 

乘風破浪是男子漢們做的事情,女人們是做不來的。那不知有多帥氣!我坐船,也是為了教導你們這一道理。將來你們要擔負起開拓海洋的責任,所以你們要追隨文老師,愛文老師,那麼自然而然你們也會愛坐船。一條大鮪魚的重量是多少?是千磅以上。有千磅左右的鮪魚非常多。如果說人的體重是一百二十磅,那麼鮪魚幾乎是人的八倍。試想,若能捕捉那麼大的魚該有多麼興奮!這是一筆不錯的生意。只要捕捉一條那麼大的魚,一年都不愁吃。假設你們一天吃三磅,三年才能吃得完一條魚。(119–63, 1982.7.3)

 

今 後陸地上人口會越來越多,所以要造船走向大海。不久的將來,人們會生活在海洋世界中。我們要在海洋做什麼呢?今後統一教會的男性小文們,會生活在世界的所 有海洋基地裡。一旦佔領了世界的所有海洋基地,便可以隨心所欲地操縱世界的所有文化。男性小文們將全部集聚到海岸上,世界的海岸將會由我們來佔領。(116–326, 1982.1.2)

 

美 國海域有著豐富的水產資源,所以美國水產部門正為了對此進行開發而全力以赴,問題是沒有人力資源。於是政府制定了一項計劃:就是凡出海滿兩年半者若想擁有 一艘船,只需交納百分之十的費用,就會為他打造價值高達二百萬美金、一百二十噸重的船。一百二十噸重的船簡直是一個龐然大物。這項事業正在三百個港口中進 行著。從小型漁船到適宜培訓的船,都是精心設計打造的,而設計師就是文總裁。可以說,這種船是船中的「美男子」。

 

為了做釣魚訓練,以一艘大船為中心,組織十艘船出海,那就等於一個人帶著十一艘船。然後再宣傳:『只要組織五個人,就獎勵相當於三萬美金的船』。如此一來,就等於連小船也賣到三萬美金了。不僅如此,現在還計畫著開發水產城市。(110–202, 1980.11.17)

 

目 前正在考慮在一個地方召集六十名要員進行教育。這次我已在三十個地方都安排好了。等三十個地方達到此基準,再擴大成三百個,而且我想以畢業於神學大學的人 為負責人來建立海洋教會。教會以海洋教會的名義,星期天坐船做禮拜,這是歷史上未曾有過的教會。現在正為了展開這個運動而做準備呢。那時會怎麼樣呢?我們 的會員只需坐兩年船就可以了。因為擁有大漁船,可以輪流上去。

 

因 此,只要那城市的市長或海警隊所長簽字,國家就會造船給我們。而我所要投入的那百分之十的資金,則完全可以從銀行貸款。若真如此做,將會得到數千艘船。所 以為了準備當它實現時能夠消化的基台,計劃著以世界性組織、宣教部門為中心的銷售組織,在歐洲和日本也為了這件事情準備著。我現在準備的就是如此龐大的事 業。(110–204, 1980.11.17)

 

你們建家庭教會的時候,那三百艘船就是家庭教會之船,也就是所謂的「海洋教會」(Ocean Church)。在港口城市,人人都知道海洋教會,所以當你們走到此地後感到疲倦時,可以問當地人「一個希望(One Hope)」號船在哪裡,他們就會告訴你。居住在美國海岸線上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船。我們聚集在那裡唱聖歌、禱告,連吃午飯的時候也會禱告。(108–217, 1980.10.5)

 

我 們在南美有三十艘捕蝦的船,五艘捕鮪魚的船。我打算讓中心會員們都接受為期一年六個月的海洋訓練,還要讓統一教會的負責人們每年抽出兩週去參加海洋教會活 動。在進行海洋教會活動的時候,我不管你們是教會負責人還是一般會員,都會一視同仁。我也許會突然下達命令:「你到某某地方釣幾條魚回來!」也不知道什麼 時候會去你們的教會,所以你們要隨時做好接待我的準備。(119–256, 1982.9.13)

 

從 今年四月份起到今天,我一直是凌晨五點起床出海,到晚上十一點才回家。有人曾驚嘆道:「連年輕人都想盡辦法偷懶,過七十歲的老爺爺居然坐船釣魚?」聽到此 話,我感覺自己成了罪人,為什麼讓年輕人們如此辛苦呢?然而如果他們無法戰勝此困難,就會成為落榜生,無法上到頂峰,所以不得不嚴格要求他們。(223–280, 1991.11.12)

 

我 是在訓練各位。你們當中誰能夠趕得上我呢?這可是一種極度的重勞動力,在重勞動力中也沒有比這還更厲害的了。從早到晚一直都站著釣魚,而且十天都不能坐 下,每天都釣到晚上十二點。在阿拉斯加即使到了晚上十二點還很明亮,凌晨一點也如同白晝。從凌晨五點釣到晚上十二點是幾個小時呢?是十九個小時。(231–308, 1992.6.21)

 

海岸線即指海洋與陸地的分界線。今後海洋要連接陸地,而陸地要連接海洋。重複著這兩重目的的就只有海岸線了。今後陸地與海洋都需要時,海岸線將是一個寶地。因此,我認為今後海岸線的地價比陸地上的任何地方的地價還要高。(128–249, 1983.8.28)

 

為 什麼要做水產事業呢?又為什麼要在阿拉巴馬造船呢?如果神學院的學生們不願去海洋教會,就讓女性們當船長。讓她們把男性們帶到教會裡打耳光訓斥道:「你們 這些傢伙們!連我都做,你們還算是男人嗎?」在指導海洋教會的時候,如果男性們不願出海,女性們便可以打他們的耳光。如果男性們不願做,那我就讓女性們當 船長,來完成這項事業。(116–326, 1982.1.2)

 

2.以南美為中心的海洋攝理

 

a)建設迦定(Jardin)新伊甸園

 

迦 定多不方便呀!也許你去過之後就不願再去第二次,但是我們應該比任何地方都懷念迦定,思念得淚眼婆娑,日也思夜也想的。在那裡,當我們看著太陽底下的所有 生命體――萬物時,就應該吐露心聲,並且用心情洗淨在滿懷憾恨之神面前,成為祭物的所有條件。迦定是原始地,是如博物館般綜合陳列著創造物的原始地。

 

所以那裡是焦點地區,是創造萬物的焦點。我們應該到最初萬物的棲息地來勞動三年、流三年以上的血汗。為什麼?為了光復祖國。而且要在水中展開這樣的活動,因為水象徵著世間,所以要在水中建設天國。如同父母所建立的,大家也要建立。(303–157, 1999.8.17)

 

必 須將因人類的墮落而遭到破壞的環境儘快復歸成原樣,重新進行管理,並將已滅絕的種子,從這裡重新繁衍到世界各地。因此我們要建動物博物館。鳥類有一千五百 種,那就要建一千五百家博物館,還要建昆蟲博物館等。因為這些都曾出現在攝理的旨意當中,所以若建動物博物館,世人會把那裡當作教育後代子孫的場所來訪 問。我為了創建能夠讓人為神所創造的一切事物而感到喜悅的環境而開發了迦定(Jardin)。迦定(Jardin)是伊甸園(Eden)的意思,人們就是通過這樣的地方預言再臨主的降臨的。(294–56, 1998.6.10)

 

迦定(Jardin)是什麼意思?由韓語發音來看,有著「進入了墮落之位」的意思。撒但侵入了人類祖先的位置,所以是「迦定」。而對於伊甸園中掉入墮落位置的人類祖先,撒但會「潘塔那(Pantanal)」,就是撒但「賣你」(由韓語的發音來看時)的意思。賣了你後會說「撒羅比拉(sarobura)」,韓語發音的意思是救救看。因此,撒羅比拉是復活的意思。用韓語,就會有這些意思。(294–56, 1998.6.10)

 

在巴西最好的水是黃沙水,又叫黃金江。他們還把如水晶般晶瑩剔透的水稱做水晶、銀江。我們就是在那樣的兩條河流交匯的三角地帶買下土地,建設迦定基地的。(285–136, 1997.4.21)

 

在這裡建養魚場也很好。何況,巴拉圭也有充足的電。只要調整湖水的水溫,在北方也完全可以養殖南方的魚。

以迦定為中心在米蘭達(Miranda) 生長的魚,如果在北方也能養活,南方人、北方人就會來觀賞。「我只喜歡阿拉斯加」這句話在南方是不及格的,要說「阿拉斯加也很好,南方也不錯」才算合格。 早上在阿拉斯加,晚上在南美,如果能夠如此過一生,甚至能熬過比這更辛苦的生活,就能成為統治阿拉斯加或南方世界的主人。神想遇見的就是那樣的人。(276–77, 1996.2.4)

 

伊瓜蘇(Iguacu)瀑布是獨一無二的,更是首屈一指的觀光地。在 那裡還可以游泳,而且那裡還有多拉多河以及許多魚。在那裡,魚很容易上鉤,若再給魚餌,它們會爭先恐後地成為我們的俘虜。如果孩子們去那裡,一定會吵鬧著 住下來不肯走。周圍的人都很好奇,為什麼文牧師如此關注迦定,可當他們親眼目睹那裡的景觀後,就感嘆道:「這裡簡直是個天堂。他們的州竟然沒有注意到這麼 好的地方,反倒讓文牧師搶先了一步!」所以,那個迦定所屬的州不得不幫助我。(279–198, 1996.8.4)

 

我們迦定農場飼養著許多種鸚鵡,它們可以在大自然中與人一同生活。鴕鳥們也是如此。跟人類變得親密之後,人們走到它們面前給食物,它們也不會逃跑。

 

就如同神創造萬物之後看著它們感到喜悅一樣,我也想重建萬物與亞當共樂的那種世界。文老師現在做的就是那樣的事情。 (278–103,1996.5.1)

 

老師喜歡水。水是所有生命的根源,也是所有一切的淨化劑。迦定有米蘭達(Miranda)河和拉布拉達(La Plata)河,兩條河分別象徵陰與陽。拉布拉達(La Plata)河是清水,而米蘭達是渾水。世上的人遇到了渾水,必會逃之夭夭,可我昨天卻看到清水卻義無反顧捲進渾水漩渦中。儘管它與渾水混合而失去了本色,可隨著歲月的流逝,又會重新找回昔日的光芒而變得清澈透明。清水擁有這種力量。(276–140, 1996.2.18)

 

再 怎麼髒的水都能保持水平。同樣,人也需要懂得保持水平。雖然我來到了迦定,但是與巴西卻毫無相關。這裡居住著五色人種,雖然語言不通,但我並不把他們當外 人,他們都是我的親人,我的弟弟妹妹。相隔了六千年而重逢的我們,雖然有語言、習慣及風俗的障礙,卻還是自然而然地歡迎並接受彼此。(276–90, 1996.2.4)

 

今後潘塔那將成為極為寶貴的地方。之所以在潘塔那做這樣的事情,就是因為此地非比尋常,所以我們應該買下此地。我還打算買下撒羅比拉(sarobura)和迦定。能夠以這地方為中心連接起來的就是潘塔那。(293–263,1998.6.1)

 

今後潘塔那將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在這裡可以決定能夠聯合靈界與地上界的所有內容,而且可以使水陸相接。更有趣的是此地的水上還會長草。與如同陸地般的水陸相接的此地將終結所有內容而成就攝理。(293–272, 1998.6.2)

 

統一教會有「迦定(jardin) 宣言」。這意味著第二次四十年路程的發佈,也意味著伊甸的復歸,即回到伊甸。人類要回到伊甸,站在「絕對信仰、絕對愛、絕對服從」的平衡基準上,所以我在 迦定宣佈了「絕對信仰、絕對愛、絕對服從」。如此,才有可能在同一個圈中管理並接觸未曾墮落的整個萬物,以及在絕對信仰、絕對愛、絕對服從的基準下成就的 這整個世界。文老師在迦定進行教育的原因就在於此。

 

已 經接受祝福的家庭們雖然在縱向方面提升到了可以與神同在的基準上,但是在橫向方面還未達到那樣的基準,所以今後我們要建立在橫向面上也可以與神同在的家 庭。所以我建立走向世界和平的理想家庭教育中心,重新教育已經接受祝福的家庭們。我們要再次訓練可以參與到神的絕對榮耀之中的家庭的內容,這就是迦定家庭 訓練。(294–319, 1998.8.9)

 

如 果想在迦定建小學到高中,需要有八個教室。但我們計劃建立有十二個教室的學校,而且在迦定正準備著隨時可以容納兩千名以上的人入住的根基,主要以講堂為中 心,用血汗來建立教育的基礎。準備在那裡建立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我們將從小學開始全面出發。迦定周邊有三十三個市,在這三十三個城市中的大部分城市, 我們都有計劃建立中高等學校設施。

 

現在迦定本部已經擁有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為止的系統,正準備教育那地方優秀的人,並且要開展到全國。這裡可以容納兩千五百名以上,而我們要建設的是可容納一萬名的講堂。若真如此,那裡將會成為三十三個城市所有和解活動的主體。巴西政府可做不了這件事情。(281–295, 1997.3.9)

 

迦定的教育計畫是,進行水產業、林業、耕種方法和工業方法的教育。因為知道其全體性的內容,所以以各個城市為中心,做與本部相同的工作就可以了。而且正計劃建立比迦定更大的系統,以專科大學為中心建立綜合大學。

 

有 意思的是,烏拉圭有三十三個獨立軍,韓國也有三十三名三、一獨立運動的功臣,而且南美有三十三個國家,更巧的是迦定所屬的州也有三十三個市。這都有攝理的 意義,以三十三數為中心形成的所有內容都具有攝理性意義。所以迦定有這樣的預言:若有東方人到迦定立足並揚名內外,那人便是要降臨的彌賽亞。印第安人們早 已預料到若有位韓國人到迦定開展全面的革新運動,那人便是彌賽亞,這展現著整個印第安將捲入神之攝理中的趨向。(281–245, 1997.2.14)

 

真的能夠實體地感受到神的存在。韓國獨立運動的指導者有三十三名,韓國筆直下去是烏拉圭,烏拉圭的獨立軍也有三十三名。南美有三十三個國家,而我正開拓的迦定周圍也有三十三個城市,真的太巧了。迦定周圍有三十三個主要城市,簡直難以置信。(281–245, 1997.2.14)

 

我在迦定為中心的方圓四百公里區 域內作了調查,調查這裡到底有什麼樣的魚在棲息,調查得每天被蚊子叮得不成樣。我做此事是為了錢、為了名譽還是為了獲得政治背景?都不是。是為了拯救瀕臨 死亡的人們。他們是我的手足,如果我不為他們著想,誰又能拯救天下萬民呢?哪個政治家是為了天下蒼生而從政,哪個國家的主權是真正為了天下萬民而樹立的? 而我呢?在這土地上帶著那樣的基台,從頭到尾都是自己開鑿原料、自己輸出到別的國。我都是按他們的需求做的,需要工廠就建工廠,需要什麼就給什麼。我是具 有如此之實力的人。(276–196, 1996.2.19)

 

若能在迦定得到方圓四百公里的土地,我就打算在那裡建造魚粉(Fish powder)加工廠。我們成功開發出法國、義大利、德國、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曾研究卻失敗的內容,我們開發研究製造魚粉的目的,是為了將魚粉製造推廣到全世界而解決缺糧問題。至於運輸方面,聯合國和紅十字會表示願意與我們共同拯救世界萬民。所以我們會在方圓四百公里以內種豆子、玉米等所有可種的雜糧,等到收成之後就會在這個工廠加工成粉,然後用這擴大二十倍的糧食來拯救難民們。

 

魚又要在哪裡捕捉?魚粉又要在哪裡加工呢?迦定有很多條河,我們可以將其買下來造湖,建養殖場來捕魚。活蹦亂跳的魚只要進到我們的加工廠,不到十分鐘就會成魚粉。你們說製造魚粉,會不會在迦定大受歡迎呢?(276–194, 1996.2.19)

 

第三世界的難民們都知道文牧師為了拯救自己而辛苦著,這已成了家喻戶曉的消息。他們知道文牧師把魚加工成粉,並為此而在迦定準備建農場和加工廠。試想,今後全人類都成了統一教會會員,那他們會不會來訪問迦定呢?會。文老師曾去過的地方,所有名勝古蹟,他們都會去走訪,那些地方將會成為聖地。

 

萬民會異口同聲讚揚我們為了拯救人類而養魚等種種辛苦得來的功績,並且「加快步伐,建設天國!」的呐喊聲將傳遍整個世界。(277–142, 1996.4.7)

 

巴西或烏拉圭等地,資源非常豐富,人們完全可以在那裡建牧場而自給自足。我還打算把在非洲經營果園的農場主們帶到這裡,傳授經營模範農場及種樹的秘訣。然後等他們回國時,每人送三百頭牛,使 他們能從國家得到牧場。全世界的一百六十個國家會爭先恐後地來學養牛方法,並將牛犢帶到自己國家。錢一旦用了就沒有了,但牛卻是愈養愈多。你們都是一貧如 洗的人,而如今你們可以成為名聲顯赫的牧場主人、農場主人,並且可以從事水產業、釣魚行業,總之已經形成了無論做什麼都可以樂在其中的世界性版圖。(266–139, 1994.12.22)

 

我們來這裡的時候,一千公頃土地才七十萬美金,而且如果付七十萬美金,還送七百頭牛。牛和農場加起來才七十萬美金,這就是巴拉圭。在那裡還可以養雞,而且農業所必需的東西,如拖拉機等器具應有盡有。為了建立理想的故鄉和國家,我會親自當教練。

 

如 果大家集資賣地的錢跟我一起買土地的話,將來會如數地還給你們。我們將進行全面的開發,我們不會餓死的,而且還可以在農場建幼稚園、中學、高中,連大學都 可以建。這裡將名副其實地成為五色人種一起生活的地方。如果開發土地,會發生再創造的事情。有沒有興趣?那樣會非常好。在那裡可以邊釣魚打獵,邊準備世界 性的東西。(266–139, 1994.12.22)

 

廣 闊的草原地帶有無數的水果、無數的鳥類和無數的動物,沒有找不到的動物,各式各樣的動物都有。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釣到魚。女人們做晚餐時,如果沒有菜,就 可以去後院的河裡釣幾條魚做天婦羅(日本料理),巴西就是那樣的國家。世界沒有這樣的地方,只有那裡有。扔一次網,就能抓到一籮筐的魚。(267–59, 1994.12.27)

 

將 來我會一邊經營牧場,一邊建養魚場、獵場等等。一到春天,就會有很多的魚游上來。這裡有叫米蘭達的河,我打算以這條河為中心挖大運河。如此一來,米蘭達河 將成為十條河加起來那麼大面積的河。然後就把這裡堵住,把春天游上來的魚留在這裡,這樣就成了春夏秋冬都可以垂釣的魚池。

 

這裡不受季節變化的影響,都可以養殖。所以可成為供應魚給釣魚場的世界性場所。而我更關心的是這裡叫做潘塔那的湖,這湖中有三千六百種魚。可以把這些魚捕到養魚場養殖後,建造三千六百個釣魚場,再開發養殖這些魚的方法,就可以在世界各地建立跟這裡一樣的地方。(270–55, 1995.5.4)

 

美國在上,南美在下,美國討厭南美,而且最不喜歡巴西,而我去的地方是巴西最討厭的山溝。我去迦定過的是被蚊子叮咬,和鳥、蛇、魚為伴的生活。我這個教主還光著腳走來走去呢。說不定你們看了就會說:那絕不是我們統一教會的文老師。我過的是名副其實的農夫、漁夫的生活。用一年六個月的時間,建立了在美國用二十四年打下的基礎。(293–293, 1998.6.7)

 

建 立橋港大學和鮮文大學後,現在正在南美建大學,正在迦定建立大學。從幼稚園到中學、大學都有。直到上大學為止的教育設施,我們都在準備著。以後都要通過那 裡,我們不需要世上其他的大學。去世上的大學能學什麼?那裡早就成了像同性戀那種破壞道德根本的亂七八糟的東西之溫床。那是神的仇人基地,就像軍事基地一 樣,成了撒但的基地,散播著各種不良的影響。那是撒但的位置,我們要推翻它,他們竟然還說神死了!(303–231, 1999.8.31)

 

b)潘塔那(Pantanal)聖地

 

潘塔那湖是日本的兩倍。那裡有三千六百種魚。也就是說三千六百種魚共同生活在那裡。這說明這世上不知有多少與潘塔那湖的水溫及環境等要素相同的湖和水。我們可以將那些地方,分門別類的進行研究並建造成養殖場。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把養殖事業擴展到整個世界了。(271–39, 1995.8.15)

 

潘塔那是神創造的原始自然中遭破壞最少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不但沒有保留下來,反而快瀕臨絕種了。唯獨這潘塔那地帶和亞馬遜河流域把大自然的原始面貌保留了下來。這裡是集中了神創造的萬物之原始面貌的地方。(296–20,1998.10.1)

 

我 為什麼要到這裡來呢?不僅僅是我一個人,而是神與我一同來到這裡愛那些成為歷史犧牲品的所有萬物。在挪亞時代,魚沒有受到審判,所以我想與沒有受到審判的 魚兒們連接因緣,從而奠定萬物可以償付蕩減而得到解放的道路,這就是我來潘塔那的原因。我們要愛神創造的萬物,而我的責任就是保護那些萬物。我們要繁殖神 創造的萬物,而不是使它們漸漸絕種,導致萬物種類比神創造時還要少。(300–266,1999.3.24)

 

在潘塔那,草也好魚也好,種類非常繁多。亞馬遜河有三千種魚類,可潘塔那卻有三千六百種魚類。可想而知,從草到穀物及樹木,萬物種類數不勝數。神可沒有像洪吉童(韓國傳說中的英雄)一樣盲目地去創造,而是根據自然世界的法則和氣候條件,按照比例精心創造的。(291–164, 1998.3.11)

 

潘塔那可以說是神創造的原始作品的寶庫。我正發動全世界保來護這寶庫的運動,你們願不願意幫忙?

人類是因為夏娃而墮落的。所以我把日本的國家彌賽亞們派到潘塔那的前線做所有的事情。這是值得感謝的事情還是壞事?即使犧牲母親,也要養育子女,支援他們養殖動植物。倘若日本如此與世界連結血脈,那地方自然而然就會歸日本所有。(304–255, 1999.11.8)

 

亞 馬遜河流域及潘塔那的偏僻地帶有三千六百種魚類。這三千六百種魚類都保有神起初創造時的本然姿態。亞馬遜河流域也好,巴拉圭流域也好,都是如此。我們要在 那裡建養殖場,養殖這三千六百種魚類。到那時,即使不讓那些養魚愛好者們來,他們也會自動上門。我們不是有報社嗎?可以利用新聞媒體宣傳這養殖三千六百種 魚類的養殖場,還可以跟蹤報導,如「現在是三十六種;幾年之內已達到了三百六十種;馬上就是三千六百種了」等等。看到此報導,養魚愛好者還會不來嗎?(292–24,1998.3.27)

 

潘 塔那魚的種類非常多。只要在海裡扔什麼東西,就會在頃刻之間被它們吃得乾乾淨淨。即使是髒東西,也會很快地被它們處理得乾乾淨淨。魚的種類五花八門,根據 種類,它們所吃的食物也不同。它們混雜在一起不停地做海洋清潔工作。它們吃東西本身就是在做清潔工作。這些魚生存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淨化周圍的 環境。它們之間是互相協助著生活,這就是自然協助體系。

 

在潘塔那有一種草叫「假水仙」。觀察假水仙葉子的背面,會發現有很多吃葉子的蟲子,那些都是魚餌。要不是魚,葉子就會被它們啃得精光,草也無法生存下去了。慶幸的是有吃它的魚。(293–283, 1998.6.17)

 

蘇魯比魚(Surubi)是像海裡的鯰魚一樣的魚,它生活在海底最深處,而軟口魚(Chondrostoma )喜歡流動的水,金鯉魚(Dorado)則喜歡在激流中生活。金鯉魚不容易上鉤,而軟口魚則與其相反,只要把魚餌投入水裡就會吃得精光。你們說,軟口魚好不好釣呢?我應該先教你們釣難釣的魚呢?還是先教你們釣容易上鉤的魚呢?想釣蘇魯比魚,就得在晚上釣。(293–232, 1998.5.26)

 

金鯉魚是植物性魚。它不論去到哪裡都很勇猛。當它上鉤時,會有「咻–」 的響聲。在船上的五個人一起將魚餌投入水裡的話,很難分辨到底是誰的魚鉤在動,所以大家會互相問到底是誰釣到了魚,如果發現原來是自己釣上來了,那可真是 又驚喜又興奮啊。連釣三次、四次、五次、六次,那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落日餘暉,加上金黃色的魚,那種燦爛的光景只有在釣金鯉魚時才可以欣賞得到。若生前 能欣賞得到那種場面,也就不枉此生了。我想,是人都會想親眼目睹,這是人之常情。(293–232, 1998.5.26)

 

潘塔那是海與陸、水與植物共存的地方,那裡真的很奇妙。以潘塔那為中心,亞馬遜河流域保留著創造本然的生物。自從被造以來,它們沒有受到任何破壞,根據自然規律棲息並連接著生物鏈。所以說,潘塔那是世界的聖地。(294–56,1998.6.10)

 

在潘塔那,人們會經常看到巴庫魚(Pacu)吃 小鱷魚。它不會嫌小鱷魚髒,不會吃之前還確認「喂,你的肚子裡有沒有臭糞?」吃蟲子的時候,會因為翅膀上有什麼臭糞之類的東西而洗淨後再吃嗎?管它沾的是 人糞還是狗糞,一口吞下去再說。不會一口吞下去的人是無法統一天下的。要學會一口吞下去,並且好的也好,壞的也好,都要消化掉。墮落人總喜歡挑好的來吃, 壞的則扔掉,是吧?而愛不是那樣。愛,就連地獄都可以一口吞下並消化掉。(295–186, 1998.8.28)

 

潘塔那的魚是大魚吃小魚,管它有大小便、內臟或污物,都會一口吞下去。從頭到有味道的尾巴,會全部都吞下去。我認為,只有如此可以整個吞下去的人才會成為解放圈中的王子。(295–220, 1998.8.28)

 

你們要到潘塔那整吞(統治)魚的世界,所以我在這片土地上教育「整吞」的方法。你們不可以成為無法「整吞」自己宗族、家庭、祖先、親戚的弱者,而要成為強者。(295–237, 1998.8.28)

 

夏天去潘塔那,你會看到動物只要稍微大點兒,就會把比自己小的給吃掉。大頭魚(Barbless carp又名大頭鯉)若 看到比自己小的小鯊魚,也會毫不猶豫地撲上去吞掉。不論是什麼魚,只要對方比自己弱,就會吞掉。是不是很精彩呢?只有大的種類吞掉小的種類的話,弱者就會 在神面前抗議:「神啊!為什麼我們就得被吃呢?」所以神創造天地所有萬物時,創造為不論是弱者還是強者,只要對方比自己小就可以吃掉,如此一來,每個種類 都知道自己長大的話同樣也可以吃掉小東西,所以就不會再抱不平了。(296–90, 1998.11.3)

 

具 有整吞的關係網世界的就是潘塔那。潘塔那,從韓國語發音來看的話,有著「賣我」、「賣掉我」的意思。也就是說為了達到目的賣掉自己也無所謂。由此可見,潘 塔那的精神就是,為了達到生存目的,不論好的還是壞的,全都要消化掉。神的旨意是什麼?就是不論撒但世界還是善的世界,全部都要消化掉。(296–305, 1998.11.18)

 

總 有一天神會讓人類回到沒有墮落的世界當中,而為了實現未墮落的理想世界,神必須解決掉所有的仇敵。完成的世界裡沒有仇敵,都是同一個兄弟,都是同一個家 庭。那個世界只有這種概念「一切都是完整的一體」。潘塔那的魚的世界是弱肉強食的世界。不管髒不髒,也不管是內臟的糞還是什麼,都會一併吞掉。(297–170,1998.11.19)

 

潘 塔那的思想是什麼?就是整吞。不管有沒有沾到糞便或細菌,都沒關係。不能因為有細菌就等洗完了再吃,等到那時它們早就逃走了。如果吃的不是糞便而是毒藥, 那麼就算我的身體死了,我也照樣要消化它。應該擁有這種精神,那樣才算是偉大的。我有強大的消化功能,所以就算喝了殺蟲劑,或者吃了中毒的魚,也能消化那 毒藥。應該擁有這種思想。

 

現在正以潘塔那為中心實踐這種思想。而所謂亞當理想圈就是:「宇宙彌賽亞」――神,然後是「世界彌賽亞」――再臨主、「國家彌賽亞」――其國家的亞伯之王、「宗族彌賽亞」――亞伯宗族之王、「家庭彌賽亞」――亞 伯家庭之王。在神、再臨主、國家彌賽亞、宗族彌賽亞、家庭彌賽亞中,若宗族彌賽亞生病,就可以由家庭基台代替;假如國家彌賽亞、世界性彌賽亞生病,也可以 按照此原則處理問題。雖然神不可能生病,但同樣的,若生病,也必須有可對應的措施,才能擁有主體與對象可做循環運動的相對圈。(296–92, 1998.11.3)

 

你們知道文老師為什麼喜歡潘塔那嗎?因為那裡的魚類五花八門。在那裡我學到的是什麼都要吞下去。例如,大鱷魚會吞噬人,而在巴拉圭還有吞噬鱷魚的二十五米長 的蛇。在潘塔那就有吃人就像用筷子夾豆子一樣簡單的蛇。估計那蛇也有各種種類。這就是潘塔那的景象。在那裡不論是什麼,都喜歡吞噬比自己弱的。即使是小魚 兒,只要是比自己小的,連小鯨魚都會吞噬。精彩吧?文總裁也要成為什麼都能吞併的專家。我在那裡學到的就是這個。若你想在那裡生活,就要學會無所不吞。愛 乾淨的女性們是沒法在那裡生活的。(301–154, 1999.4.25)

 

在潘塔那,只用日本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一萬分之一的錢也可以生活。潘塔那是為了讓島國的人們,讓日本擁有萬物而被保存到至今的。日本人不知道這些吧?文老師為了使萬物從歎息中解脫出來而愛萬物。羅馬書第八章中記載道:「萬物在歎息」。萬物所歎息的,也是人類所歎息的。對於人類而言,沒有比無法受到神的祝福更讓人歎息的事情。(295–199, 1998.8.28)

 

人類要打破紐約或華盛頓等地方形成的文化,應該回到原始時代,回到大自然。所以文老師也回到大自然中,開始在潘塔那過起熱愛自然的生活。海洋是個乾淨的地方,海水清澈透明,空氣清新無比,是個乾乾淨淨的大自然。這優美的大自然景象多麼讓人神清氣爽啊!(295–277, 1998.9.8)

 

從我知道神的旨意起,就開始愛靈界、愛人類了。我愛人類,勝過愛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國家。愛人類,再愛萬物;愛這地上的所有萬物,再愛水裡的萬物,這就是再創造的過程。也就是說,用神的愛連接人類,再通過人類的愛連接地球,最後從地球連接到水世界。文老師圍繞潘塔那如此獻精誠的原因就在於此。(296–17, 1998.10.1)

 

我無法忘記這潘塔那。在這裡神通過靈界的李相軒拜託我照顧朴瑪麗亞的家庭,所以這裡讓我永生難忘。是誰讓神變得如此可憐的?每當為神感到憤憤不平時,就感覺五臟六腑在沸騰,骨骼都要從體內跳出來。你們也應該有此感受才是。(296–43, 1998.10.11)

 

我 至今在潘塔那做的是什麼呢?我一直要求統一教會會員們,還有南北邊的所有人,都要到那裡去。只要是祝福家庭,全都要到那裡去,不可不去。若沒有錢坐飛機, 那麼走路也要走到那裡。若父親生病了,妻子和兒子就算揹也要揹過去。當你好不容易千辛萬苦去到潘塔那後,會因為前途渺茫而要馬上放棄回去嗎?如果你行走的 是一條心甘情願的路,那麼不管回去的路有多艱辛,都能越過去,可是當你行走的是一條不甘不願的道路的時候,回程中必將成為脫隊者,這是合乎邏輯的。(299–190, 1999.2.15)

 

今 後潘塔那的影響力將成為世界史上的一大課題。問題是怎麼讓她穩定下來,因為也有可能成為戰場。人類如果做得不好,這裡反而會成為讓人類走向毀滅之路的危險 之地。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制止此類現象的發生。這次我在潘塔那教育國家彌賽亞們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在自己主管的國家進行宣傳活動。你們要通過這次大會做 好相關的準備,儘快成為環保要員,然後在一百八十多個地方建立根據地,而且還要以關注環保問題的學者們以及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為中心進行下去。只要動員了 他們,就能動員他們國家的重要官員們。(300–182, 1999.3.3)

 

與潘塔那的水世界息息相關的就是魚粉﹙Fish powder﹚。迄今為止,沒有人可以把魚製成糧食,而今以文老師為中心,在科迪亞克(kodiak)究出了怎樣才能把魚製成糧食的方法。英國、日本、蘇聯、德國等先進國家也一直爭著研究魚粉製成糧食的問題,但都失敗了,沒有一個成功。﹙300–185, 1999.3.3﹚

 

從韓國到潘塔那,是從一個邊際到另一個邊際。從日本看也是如此,潘塔那是地球的另一邊際。那裡有最初聖地、根源聖地、勝利聖地,這是重大事情。根源聖地被設置在潘塔那的飯店,那裡不管是水還是別的東西,都不構成問題,那裡將被建成水上皇宮。(304–110, 1999.9.10

 

在 潘塔那出現聖地時,統一教會的會員們要探訪那裡,要帶著自己的家庭走訪那裡,那裡還是個通往天國的出發地,所以自己的整個宗族都要走訪那地。帶著你的宗族 去到那地,紀念祖先受到統一教會祝福的日子,並在神面前祈願自己的子孫後代、天上世界的祖先們以及自己國家的百姓們可以通過你得到永恆的神之祝福,這是作 為祝福家庭們的你們所應盡的責任。在此觀點上,你們必須重新審視你們的生活,不然無法去通往天國,到那時就不得不由真父母來負全部的責任。(302–250, 1999.6.14)

 

潘塔那是個舉世矚目的地方,也是根源地。所以,統一教會的家庭們必須四年一度到此地走訪,必須做大移動的準備。現在這裡的遊客比以前增多了三至五倍。這是因為我們在此舉行了潘塔那大會,才會開始在世界成名的。若再舉行兩三次如此的盛會,那就更不得了了。倘若明年為止不按照文老師的計畫買下這片土地,這裡的地價會翻十倍以上,到那時,日本要償付的蕩減就更多了。303–344, 1999.9.9)

 

人類再怎麼辛苦,也必須要預備永遠受到世界所稱頌的聖地,如此就必能苦盡甘來。問題是誰會成為先鋒。你們認為那開路先鋒是父親還是母親呢?當父親挺身而出時,是該由父親圍繞在母親的左右還是相反呢?應該是母親圍繞在父親的左右。

 

守護並發揚聖地的名聲,是日本整個國家的責任。所以我讓日本的國家彌賽亞來管理整個潘塔那。(304–110, 1999.9.10)

 

在潘塔那,文老師無數次與蚊子戰爭,全身都是蚊子留下的咬痕。它們為了品嚐真父母的血而賽跑,因此我最能吸引蚊子。在釣魚的時候也是,我的魚竿最能吸引大魚,也最能釣魚,真是奇怪,連神也覺得不可思議。(278–97, 1996.5.1)

 

c)動物博物館

 

人類肩負著防止神創造的萬物絕種的責任,然而至今為止不知有多少物種已在世上消失。

在潘塔那,光是魚的種類就有三千六百種。只要在土質相同的地方建養殖場進行繁殖,那些魚類就永遠不會絕種。我們要做那樣的事情,我現在正打算進行這項龐大的計畫。(300–88, 1999.3.1)

 

若我建造了三千六百種魚類的養殖場,而你們的兒女們每個人負責一個養殖場,就會出來三千六百名研究魚的博士。我給你們的兒女預備了可以出人頭地的機會,所以你們要感謝我。只要他們寫好博士論文,就會產生三千六百名博士。我們要不要將這項事業繼續做下去呢?為什麼呢?是為了瞭解神太初創造萬物時的愛是多麼偉大。(279–39, 1996.6.9)

 

老 師打算建造以養殖和陳列動物為主的、並與大自然相連的博物館。我們要在大自然中取出動物標本,陳列在這所博物館裡。這是一種愛護動物的表現,所以要動員整 個村落發起建博物館的運動。哪個村落收集的動物種類多,哪個村落就會成為舉世聞名的觀光村。不僅如此,還要收集並陳列花草、樹木等植物種類。(288–72, 1997.10.31)

 

數千種魚在船底遊玩,難道你們對此不感興趣嗎?光是潘塔那就有三千六百種魚類。如果建立三千六百個種類的養殖大樓,分別進行養殖,世上的人會不會光顧養殖博物館呢?就連小學生們也會來參觀,會變得人山人海。(295–38,1998.8.16)

 

在亞馬遜河流域和潘塔那偏僻地帶有三千六百種魚類,它們都是神創造出來的本然創造物。不僅僅是亞馬遜河流域,巴拉圭河流域也是如此。我們要圍繞這三千六百種魚類,在那裡建養殖場。到那時,對魚感興趣的人,即使不讓他們來,也會來的。(292–24, 1998.3.27)

 

根 據地勢高度不同,其溫度亦各有不同。而根據不同的溫度,會有不同種類的魚生活在海裡。因此,魚兒們會在最適合自己的地方棲息、繁殖。即使在同一個地方,根 據東、西、南、北的溫度差,生活在那裡的魚類也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從巴拉圭流進南美的河流當中有條主流河,它是縱向流進南美的,這條河的最深處超過了七 十到一百米。因此,不論多大的運輸船都可以在那裡航行。而周圍魚多的地方,通常都有小河連接在一起。我們可以在那角落建冷凍工廠,把捕來的魚全都冷凍起來。這最需要的是電,而那裡的電是用之不竭的,就等著賣出去呢。(267–267, 1995.1.20)

 

如果人們一直釣魚,總有一天這些魚都會在世上消失。所以必須進行養殖。我打算利用南美潘塔那或亞馬遜河流域的動物來建動物園。

必須要有養昆蟲的城市。只有繁殖昆蟲,才可以向鳥類提供充足的食物。因此,必須出現飼養鳥兒們的食物――昆蟲的城市。現在鳥兒們因為昆蟲的減少而面臨著生存的危機。因此必須有飼養昆蟲的城市。不僅如此,還要有養鳥、養其他各類動物的城市。(292–24, 1998.3.27)

 

潘 塔那有三千六百種魚類。那麼,韓國有多少種呢?有三十六種嗎?簡直無法相比。今後,若要養殖這三千六百種魚類,就要建比城市裡的任何大廈都要高的養殖大 樓,然後根據海水魚、淡水魚或寒帶魚、熱帶魚進行分類,並通過電腦調節溫度,這樣一來全世界的三千六百種魚類就可以在一座大樓裡進行養殖了。相比之下,建 一座大樓就成了區區小事。(296–188,1998.11.9)

 

阿 根廷也好,巴西或南美也好,都是山多、水清的地方,所以很適宜養殖動植物。那裡有高達一千三百米的山,可以養殖各種動物,魚也可以在那裡養殖,我對此頗有 興趣,在那裡建一所博物館,然後捕三千六百種魚來展示。這裡也會成為旅遊勝地。我們可以把博物館入場券的價格提高,只要是養魚愛好者一定會光顧的。這裡可 是有三千六百種魚類呢!我正構思建一所那樣的博物館。(276–201, 1996.2.19)

 

我 們要對來訪的人進行教育,使他們體會到與大自然生活在一起是多麼美好的事。為了建設與現代文明的都市生活連接起來的村落,我打算在這龐大的地域建立展示三 千萬種昆蟲的博物館。昆蟲學家們全都要到這裡來。我還要在這裡建可以養殖三千六百種魚類的養殖場。接著還要建百鳥園、植物園以及人類觀察室(human zoo),這人類觀察室也是動物園,是展示人類的動物園。(288–75, 1997.10.31)

 

3.以韓國為中心的海洋攝理

 

a)天勝號

 

老師關心海洋是從一九六0年開始的,我已經從事了二十二年的海洋事業。我在一九六三年造了「天勝號」並派劉孝民和劉孝英做海洋工作,讓他們環繞五大洋,可惜他們不喜歡大海。(276–314, 1996.3.10)

 

我 是在一九六三年造天勝號的。劉孝英也不喜歡船、水以及波浪。當颱風迎面而來時,海面上會泛起一陣巨浪,你們應興致勃勃地越過去。即使為此而死,也要感到自 豪,你們應該成為這樣的男子漢。遺憾的是因為怕水而望而卻步。如果你們照我的話去了阿拉斯加,那麼現在我們在全世界該有多大的發展啊!(291–276,1998.3.17)

 

老 師一直為了神、人類、世界及萬物而活著。連萬物也被我解放了,不是嗎?關心大海也是出自這種心情。一九六0年代的時候,我登遍了韓國的山,並從一九六三年 開始造起了船。如此產生的就是「天勝號」。世上哪艘船有「天勝號」之名呢?每個名字都有它的含義。我為了樹立神獲得勝利的基準,造船造到了現在。

 

我不是從去到美國開始造船的,而是從一九六三年起就開始造船、上船到了今天。一九七三年、一九八三年、一九九三年,已經上了二十四年的船。從早晨到晚上十二點,有時在阿拉斯加甚至到凌晨三點才回來。我對海洋可真是一片丹心啊!(294–54, 1998.6.10)

 

我在韓國造了船,名叫「天勝號」。是什麼勝利了?是天,這意味著一定要成就神的旨意。海洋攝理早從那時就開始了,那時我就說過,我們要造「天勝號」,然後去佔領整個海洋。那個劉孝英啊,天天嚷著:船!船!結果真的給他造了船,或許是已經老了吧,又不喜歡坐船了。總說:「文老師,海浪太大了,我不敢出海!」這樣還能稱之為漁夫嗎?趁現在還活著的時候必須要出海看一看。(294–175, 1998.6.14)

 

b)一興水產

 

你們都是教會的負責人。今後公司的負責人也不例外,統一家庭的命運是一樣的。所謂的「統一教會」是指一切都被統一起來的教會。所以公司也應叫「某某公司教會」。

 

「統一產業」,指統一產業教會。昨天我從濟州島回來,那裡有叫「一興水產」的企業,我向那家企業的社長指示道:「從今往後你要創立一興水產教會,然後要侍奉濟州島的海女們勝過侍奉你的母親或妻子,你要做這樣的準備!」(178–131, 1988.6.1)

 

我在濟州島建了造船廠,但是不盡人意。所以我打算把造船廠搬遷到木浦去,結果又遭到了你們的反對。一興水產的總公司也應該從濟州島遷到首爾來。世上萬事都是如此。當神想賜你祝福時,若你還沒有做好可以接受那祝福的準備,神就會離你而去。(178–155, 1988.6.1)

 

從建一興水產起到它的營運,我投入了數百億資金。(184–156, 1988.12.27)

 

我 們在韓國有一興水產。這次我要教育十一萬數千餘名的日本女性與韓國女性們,並讓她們參加「締結姐妹」儀式。如今在基層部門也有我們的人,可以說我們的人無 處不在。我在慶尚南道、全羅南北道、忠清南北道、首爾、京畿道等五個地區設了副社長的職位,有兩名已經就任,還需要選三名。她們都是女性。(262–247, 1994.8.1)

 

c)造船廠

 

木浦人非常可憐。我很擔心全羅道人。在座的全羅道人聽到這番話或許會很高興。連國家都置之不理的我,卻因為同情全羅道人而打算在木浦建造船廠。不過要建一家造船廠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所以就買了現成的。據說那家造船廠在木浦是最大的,所以我去看了一下到底有多大。因為我看過美國所有的造船廠,所以對此非常瞭解。在買那造船廠的時候,初始價是十八億,然後降到十三億,最後以八億買下來了。對於買東西,文總裁是很吝嗇的,絕不會買貴。我可是討價還價的高手。(173–139, 1988.2.14)

 

我在木浦建了造船廠。這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教育造好船的技術。我們要造好船。因為現在是剛剛起步,會受到排斥,但就算受排斥還是要造好船,然後要壟斷東海或釜山的船市場。

 

到那時買家就會蜂擁而入,而我會一一分給他們。雖然現在不是很如意,不過這就是生活。我們要做的就是那樣的事情,那樣一來,我們絕對不會滅亡。不管別人怎麼詛咒我們,都不會滅亡。因為我們受天運的保護。(180–333, 1988.10.5)

 

誰都盼望能夠得到福分,可是若想得到福分,就要做好可以接受那福分的準備。若你沒有做好準備,福分就會與你擦肩而過。道府(縣市政府)也希望我們能按照他們的計畫去進行。原本想著,如果在成山浦事情辦得順利,就在那裡建一家冷凍公司,還打算造八千噸到一萬噸重的船。可是政府機關不但不支持我們買地,反而鼓動賣家不要賣給我們或在背後操縱使地價上漲。(188–9, 1989.2.16)

 

一 旦開始捕魚,就需要可以運送魚的船,所以自然而然地又關係到了運輸業。我們還要造可以運輸中東地區石油的幾十萬噸重的油輪。如此,若要擁有國際性造船廠, 就要從零開始一一準備。如今我們已經擁有了各種技術,只要有圖紙就能造出各種船了。然而想要捕魚,還需要編織漁網。不過從編織漁網到所有的一切,我們都已 經準備好了。(262–243, 1994.8.1)

 

對於成績優秀的人,將會傳授木浦造船廠的技術。我們在木浦的造船廠是一家正規的造船廠。從鐵製油船,到化學船,不論什麼樣的技術都可以提供給你們。而你們要在自己的代表國家,若是非洲就在非洲,要以六大洲為中心建造那樣的工廠。(276–030, 1996.1.2)

 

老師是個很可怕的人。只要我插手造船事業,就可以立即把你們想掩蓋的事情給抖出來。那個保羅•華納負責我們的瑪琳馬斯特造船廠的時候,很自以為是地到處喧嚷,不過那些被他掩蓋的內容,全都被我抖了出來,完全制止了他。最可怕的就是文老師。我們造船工廠的船是由我設計的。就連我們報社的版面設計也是在我的指示下進行,才得以在美國報紙奧林匹克大會上獲得了一等獎。就是如此迅速,不要跟以前相比。就是因為有那種力量,才會打造出撒但世界的任何政府都不能擁有的根基。(276–103, 1996.2.4)

 

每當我去造船廠的時候,都會查看怎麼造船,若有不對的地方我就會斥責並命令他們糾正錯的地方。我們在阿拉巴馬的造船廠也一樣,最怕我去訪問工廠,因為我會一一糾出他們所掩蓋的,所以也有人說文老師是魔鬼。我就是那樣的人。(287–232, 1997.10.4)

 

若今後企業的負責人成為主體,就要創造出對象。比如造船廠,作為對象的職員們就要以主體之社長為中心連成一體。社長與職員團結起來的目的是為了振興國家,振興南美和世界。(287–291, 1997.10.16)

 

老 師二十五年如一日每天都上船,因為我要親自開拓海洋事業。所以我今天也到木浦的造船廠視察了一下。視察的時候,我還想著不是把這家造船廠買下來,就是去北 韓在中國與蘇聯之間的三角地帶建比這更好的造船廠。唯有這樣做,北韓的人民才可以生存下去。不過,想這些事情的就我一個人。(290–210, 1998.2.24)

 

我們要儘快造出我們的船。要在木浦造船廠造船,在濟州島做延繩鉤。捕方頭魚(Branchiostegus)之類的漁船,速度一定要快,要達到現在速度的兩倍。也就是說,三個小時的路程,我們要縮短為一個半小時。我們新造的「一個希望」號船是不沉之船,所以載著六人去哪兒都可以。

 

即使刮颱風,只要錨繩不斷,就可以存活。對於我們而言颱風沒有什麼好怕的。雖然大船會下沉,可我們的船是絕不會沉下去的。那船是由我設計出來的,就是用這種船在捕撈鮪魚的領域裡打下了世界性的根基。我們要更加靈活地運用這種船,使它能夠航行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291–279, 1998.3.17)

 

本 來我打算在這裡處理跟日本和中國的問題。中國的船經常到這裡來吧!為了向中國的船提供修理服務,還在造船廠設了修理工廠。若他們的船出了故障,就以成本價 給他們修理。我在地歸島建的釣魚場,也可以接待日本遊客,到時被吸引的會是一些高官們。為了接待他們,還在摹瑟浦建了機場。中國的飛機也好,日本的飛機也 好,都可以自由航行於此,這機場是中國、蘇聯、日本的專用機場。(291–303, 1998.3.18)

 

d)要把濟州島開發成國際釣魚中心

 

老師在十年前就開始關注起了濟州島。今後濟州島將會作為軍事要塞而成為亞洲的重要基地。這些我都已經考慮過,所以會關注濟州島。開發是關鍵所在。當然,開發旅遊業是必不可少的,可是關乎國家命運的海洋事業的開發更是濟州島的關鍵所在。(126–157, 1983.4.19)

 

蔣 介石曾說:「若能把濟州島借作軍港來使用,我就能佔領亞洲。」如此,濟州島是非常重要的地方,作為軍事基地在韓國是舉足輕重的。從各個方面仔細斟酌就能推 測,有可能今後濟州島也會像香港一樣有國際自由城市的作用。當金融體制上升到金融自由化階段時,濟州島將是間諜們最適宜活動的地方,進而在軍事上也將是一 個要塞。所以,在濟州島開展事業將會是很難的事情。因此,必須要提前在那裡打造經濟根基。那麼要從什麼著手開拓呢?那就是釣魚場。(126–311, 1983.4.30)

 

作為我國海洋關口,濟州島終究會成為舉世矚目的亞洲要道。而且,濟州島經由東中國海和日本海,又連接至太平洋,所以也是極為重要的軍事要塞。摹瑟浦的臨港水非常深,它可用來做軍用港口。(126–311, 1983.4.30)

 

老師走遍了世界各地,但沒有一處能比得上韓國。不論氣候還是風景,韓國可以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國家。有一次我在法國的一個鄉村裡領略過近似韓國一樣的風光,不過除了風景,其他地方都截然不同。韓國的山都已進入成熟期,所以看起來像花蕾,非常美麗。而去別的地方,比如去日本,那裡的山處於長成期,所以都參差不齊,其貌不揚。從山勢來看,韓國是個美麗的國度。而且韓國是三面臨海的半島,它得到了大自然的惠澤,尤其是在風景上。(169–136, 1987.10.29)

 

在風和日麗的時候爬漢拏山,就可以縱覽濟州島全景,同時會產生想遊覽濟州島一周的念頭。遺憾的是那裡沒有可供參考的觀光路線圖,也沒有登山設施及出海設施,充其量只能乘車遊覽一周,可是這極為無趣。因此,這裡需要有纜車。要在這裡修建纜車設施。(126–313, 1983.4.30)

 

我們要誇耀漢拏山。濟州島的驕傲是什麼?漢拏山。該怎樣誇耀漢拏山呢?我打算在濟州島建海軍基地,而且將機場建在漢拏山的半山腰上。到那時,不僅B29之類的機型可從這裡飛到北濟州觀望四方,航空母艦也可從海上穿過濟州島。在漢拏山東西南北都鑽隧道不就可以了嗎?人是什麼都可以做的。那樣一來,這兒就會成為收藏庫,像戰鬥機那樣的也可像電梯一樣儲藏數萬架。而且還可以把油庫建在山中間。(291–282, 1988.3.17)

 

濟 州島的「濟」字有「渡」的含義,表示要渡到濟州島,成為那裡的主人。另一方面,濟州島也表示祭司長的立場。島名叫地歸島的地方極為有趣,在海裡可以打個數 百米深的柱子建釣魚場,還可以將類似玻璃鋼管的東西連接到陸地上,使人類用車輛來往於島與陸地之間。那樣的時代已經來到。我們要在濟州島做的事情不是別 的,而是要在這裡建釣魚場、高爾夫球場以及賭場,還要在那裡建銷售市場,能夠賣好商品的市場,然後那裡還需有遊樂設施。上山時與其坐直升飛機,到不如坐電 梯或纜車,在海上也可坐快艇環遊濟州島,這些不知多有趣呢。如果想去日本,一個小時就可以來回。(291–246, 1998.3.15)

 

爬 過山,也周遊了一周,之後會想到什麼呢?釣魚。遊客們在濟州島必做的事就是釣魚。若問在濟州島最有名的是什麼?當然會答道:石頭多、女人多,而比這些還要 多的是魚。我們要在濟州島拿到釣魚場的營業許可證。我們現在正開發地歸島,今後還要開發以它為中心的七個島嶼。將來,我們要在濟州島制訂《遊客們可在濟州 島周圍三個小時距離的海域內釣魚,但漁民們不可在這領域裡撒網捕魚的條例》。這在法律上也說得通。﹙126–313, 1983.4.30﹚

 

你們以為只有阿拉斯加的魚才好吃嗎?雖然濟州島的魚很小,但做出來的生魚片卻……生魚片是將魚一片一片切下來的。可是把濟州島的魚剖開一看,魚刺不知有多堅硬。誰讓它們生活在石頭堆裡呢?若不那樣,骨頭會被折斷。即便如此,那生魚片還是很可口。﹙222–277, 1991.11.3﹚

 

遊 覽完地歸島後,心情如何呢?在韓國,冬天也能釣魚的地方就只有濟州島了,而且濟州島是因火山活動而形成的島嶼,因此在那海洋中聳立的石頭都是岩石,而許多 的小魚或昆蟲就棲息在此。在那裡釣魚比撒網捕魚更有趣,所以在那裡釣魚也就變得有名了。連在日本,濟州島也是以釣魚而著稱。(253–95, 1994.1.9)

 

聽 說在濟州島從事有關釣魚活動的人有三千三百名,店鋪的數量也相當地多,而在全國有數萬人在從事這行業。他們都是中產階級的人,著重於趣味產業的人都是中產 階級以上的人。趣味產業中的運動商店還販賣槍枝。釣魚時所用的魚線之類的東西是消耗品,所以需要有大量生產那些消耗品的工廠,這將成為巨大的產業。釣魚時 用的線只能用一年,所以可以建造生產那種消耗品的工廠,並僱用便宜勞動力的非洲人,也好讓他們維持生計。文老師來濟州島的時候,都已經想到了這些內容,所以打算在九日、十日開釣魚大會及打獵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世界的和平。(252–215, 1993.12.30)

 

在阿拉斯加除了鮭魚之外沒有不錯的魚,而在濟州島,魚的種類繁多。由於那裡有各種各樣的魚,可以按其所好來釣魚。雖然最近濟州島也以狩獵而揚名,但濟州島有一特產,就是魷魚。濟州島魷魚的頭特別大,得天獨厚。濟州島以出海釣魚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她已經代替了科迪亞克(Kodiak)的位置。日本人喜歡到這裡來釣魚,這裡是能夠吸引遊客的好地方。(253–95, 1994.1.9)

 

去 濟州島就會捕紫礫鯛魚來吃,是吧?你們知道紫礫鯛魚嗎?最近我去濟州島一看,人們剛從海上捕撈出紫礫,就抓著活蹦亂跳的它的尾巴,沾上用醋精拌的辣椒醬毫 不留情地一口吞下去,吃得津津有味。當時我還想著:「他們連魚的糞都吃下去嗎?」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會生病,因為魚吃自己可以消化的東西,所以人們吃 符合自己體質的魚是不會生病的。你吃得那麼津津有味,就因為吃了魚的糞而生病嗎?只要合你的口味,就會像吃酸而美味的泡菜一樣,會成為理想的材料而進入你 的體內,所以不會生病,會好好地活下去。(218–89, 1991.7.2)

 

濟 州島不就是從陸地分離出來的一小塊兒地嗎?海鷗喜歡在過往便利的島上拉屎、產卵。海鷗也會在島上產卵,是吧!島是所有海洋動物產卵的地方。四肢俱全的動物 們都會到陸地上交配。烏龜不也是如此嗎?生活在海底裡的動物們也一樣,除了魚以外都是如此。魚是沒有生殖器的。凡是海魚都會有這種斑點,都有線。雄魚和雌 魚就是磨擦這些部分來發生關係的。不過產卵還是會在陸地上產卵。如此,濟州島對魚兒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291–308, 1998.3.18)

 

白 頭山如同丈夫,漢拏山則如同妻子,兩者具有相對關係。白頭山是男性山,漢拏山則是女性山。因為漢拏山在海中央,所以是女性山。不是嗎?有誰聽說過濟州島的 居民因饑餓而死亡的事情呢?在海邊有可以吃的草,而且濟州島是拜祭主人們居住的地方,所以一大早去海邊的話,就能看到豐盛的飯和蘋果等。島上的女人們帶著 孩子們以白飯、蘋果等來祭拜,所以早上出去看的話,那樣的東西很多。獻祭是無人的時候進行的,所以早上出去一看,那樣的東西非常多。(284–247, 1997.4.18)

 

把 海洋填為平地也好,做什麼也好,只要能救國就可以。漢拏山是問題嗎?即使賣掉漢拏山,也要救國。不是嗎?難道說賣掉了漢拏山,它就會從此消失嗎?即使在海 底它也照樣屹立不倒。它會千年萬年聳立於濟州島上,所以天下萬民可在此樹立「漢拏山立於平地是天下萬民的心願」之紀念塔,並建造各國的國王可以出入的基 地。到那時各國的總統以及官員們都會到這裡來。區區漢拏山是不成問題的,你到南美一看就可以知道,漢拏山與在那裡的山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291–255, 1998.3.15)

 

這次去濟州島的時候我說:「能捐一兩對 老虎就好了」,結果某個人大驚失色地喊著:「媽呀!那可就糟了。」就算每年喪掉幾條人命,也應該讓老虎爬到漢拏山頂去威風凜凜地吼叫,好與浪聲一唱一和, 相互協調。你們喜歡這樣的場面呢?還是喜歡浪聲洶湧澎湃,山上卻一片寂靜的場面呢?若是後者,那是不協調的。如果波濤洶湧澎湃,山上也應該呼應於海浪而風 吹虎嘯,所以,說那番話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即使每年被老虎吃掉數條人命……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天地要和諧運動。(145–280, 1986.5.25)

 

等 將來濟州島成了旅遊勝地,會變成什麼樣呢?現在一般都是新婚夫妻到濟州島去旅遊。不過只要我們好好兒宣傳,他們就會開始嫌飯店熱而不願去飯店住。這可是一 件新鮮的事情。新婚夫婦將會在海上一邊釣魚一邊享受幸福美好的時光,而我們會向他們提供魚竿、魚餌等等。等到第二天早晨,他們還可以買早餐吃。總之,做什 麼都可以。(126–316, 1983.4.30)

 

我打算在濟州島建獵場,還要建釣魚場來訓練你們。當你們再次回到這裡時,每個國家要帶一百或幾百個人來。當世界和平觀光釣魚協會的會員們逐漸多起來時,就可以達成共識拯救因饑餓而死去的人的,因為會員們每月會付定額的錢來幫助我們。他們都是中產階級的人。

 

將來,要由你們來擔負這項重任,使他們去非洲國家幫助當地的居民。每年都要舉行這種可以影響到國家的活動。每個國家都應該有獵場及釣魚場,應該在每個國家都建狩獵場和養殖場,然後可以收購那些打到的獵物或釣到的魚,重新再投入,並且可根據季節選不同場所持續進行。(253–109, 1994.1.9)

 

濟 州島的氣候非常適合人居住。冬天在阿拉斯加是無法釣魚的,但濟州島卻非常適合釣魚。你們要動員可分一年四季釣魚的兩百個人,人太多了也不好。每個季節動員 五十名,這樣只要發一輛車就可以。你們這次回去之後要立即著手進行此事。只要我們能這樣組織起來,到晚上還可以向他們介紹我們在世界展開的活動,或者在當 地舉辦的釣魚活動等等,總之就是教育。我們可以教育有關當今世界的最大問題或世界的政治問題、外交問題、經濟問題等等。可供參考的教育材料非常多,所以我 們要以高水準來對他們進行教育,使他們關注統一教會並成為我們的會員。如此一來,在三年內他們將成為真正的會員。(252–214, 1993.12.30)

 

老師從數十年前就開始在全世界創建了許多團體,而每個團體都有「和平」兩個字,如:和平教授協會、和平高峰俱樂部、和平新聞協會、和平宗教聯合會、和平婦女聯合會等。最近我還在濟州島創建了世界和平釣魚協會、世界和平狩獵協會。如此,全都有「和平」兩個字。(219–146, 1994.4.2)

 

 

3)從海洋中能汲取豐富的知識

 

1.要用大海般的胸懷擁抱天下

 

環 遊大海便可知道,海洋所蘊藏的知識是學之不盡的。海洋,一天內也會變換多次。人們長說「人心朝夕變」,可海洋不是「朝夕變」,而是「時刻變」。海洋,時時 都在變化著。仔細觀察便可知,即使在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裡,既有風平浪靜的海面,同時也有波濤洶湧的海面。雖說不是颶風,但風力都不同。如同人的臉都不同, 只要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根據山的高低,氣候會跟著變化。海洋,千變萬化,妙趣橫生。(263–18, 1994.8.16)

 

老 師喜歡自然,喜歡海洋。海洋可說是神奇無比,一滴滴水珠像一顆顆鑽石一樣耀眼奪目,它們炫耀道:「我是文總裁的,我比鑽石還要昂貴。」為什麼水能這麼趾高 氣揚呢?因為有了水,天下才有生命;因為有了水,深淺不一的才會被撫平成一線。知道海底有多凹凸不平嗎?然而一讓水給填成水平面,就變得多麼賞心悅目呀! 海洋,不僅使人的心情舒暢,在視覺上也讓人千萬年歡喜不已。藍色,可以使人得到安慰。

 

神為什麼創造了藍色呢?藍色,怎麼看也不會使人感到疲倦,它可以使人得到安慰。萬物皆是如此。不論天空,還是大海,都是藍色,這真是一道理想的景觀。當你沉浸在神的愛河裡時,不僅僅是人類,就連大自然也會成為你的朋友,一旦瞭解到了愛的性格,絕對會天長地久,永不改變。

 

然而,人的性格是千變萬化的,今天是這樣,明天又是另一樣。所以有句話說:「人心朝夕變,山色古今同」。人心如此善變,到底能用在何處?就連動物都不如。(177–274, 1988.5.20)

 

大 海擁抱著整個天下。海水聚集到一處蒸發成雲,覆蓋著山,與之結為朋友,而且雨是從空中降下,所以它會落向四方。水,就是如此之神奇。水,總是在工作,千萬 年如一日,該有多辛苦啊!文總裁喜歡大海。大自然是不會騙人的。高就是高,低就是低,而且處在高處的存在,必會為低處的存在而付出。文總裁就是學到了這一 點,才會毫無疑問地為他人付出。即使到異國他鄉去,只要有比我貧窮的人,就會打開自己的糧袋,就算自己沒得吃,也會向他們提供所有糧食。我這樣做的原因是 為了達到平均。這也是從水的身上學到的,所以我很喜歡水。(300–141, 1999.3.2)

 

天空是青色的,大海是青色的,連草也是青色的,是什麼感覺?按理應該是讓人窒息。想像一下,這些呈現的顏色都是我所喜歡的黃色,會怎麼樣?會馬上厭煩。就算換成別的顏色,也會立即厭倦。

 

但青色屬於安慰色,一說安慰色總是想起青色。人們為什麼會喜歡青色呢?存在世界都與青色和諧。就連土壤中也有很多青色,也因此土的顏色主要接近青色。所以,用土造的我,會喜歡青色。這是合乎邏輯的。可以這麼想。

 

因為神也知道這一點,所以讓天空和大海變成了青色。全部都以人為中心,與青色形成了和諧。這多棒啊!(119–168, 1982.7.18)

 

當海面平靜時,讓人感到非常神秘。大海就像充滿魅力的神秘女王一樣,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她有時是銀色,有時又是翠綠色,而且還會千變萬化。若在海面上刮起一縷清風,擺盪的波浪彷彿優美的舞姿,那種美麗簡直難以言喻,就連舞技超群的舞蹈家也難以與其相媲美。

 

各位,舞蹈表演是在小小的舞台上表演的,可那太狹窄了,而大海,這舞台是無邊無際的。大海非常廣闊,她不僅長得美,舞姿也優美,可是一旦發起怒來,比在曠野中撲來的老虎或獅子還可怕。當數十米高 的浪濤湧來湧去的時候,海鷗的叫聲根本就聽不到。浪濤的氣勢好像對海鷗說:「不論你歌唱得多麼好,不論你是多麼優秀的喜劇演員,都無法抵擋我的氣勢。」它 是如此地威風凜凜。在平靜的海面上快速賓士快艇在氣勢洶洶的浪濤面前也像老鼠見了貓一樣,只會搖頭擺尾,任憑浪濤的擺佈,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架勢。(128–249, 1983.8.28)

 

自 然的力量是偉大的,因此愛大海的人不會盛氣凌人,這就是大海的偉大之處。海底生活著不計其數的魚類,有黃色的,金色的,綠色的,五顏六色一應俱全。若比較 陸地與海底,哪裡更美呢?當然,陸地也是美麗的,是吧?可是陸地上除了花兒、蝴蝶,還有什麼?雖然也有美麗的小鳥,但還是比較單調,再說花也不會動。而生 活在海底具有璀璨顏色的美麗的水族們呢,擺動著舞姿生活。如此來看,哪兒是更美麗呢?是陸地呢還是大海?是大海。神為什麼造了水呢?可以說水是神為了欣賞 而特製的。也可以說,神一直把水藏起來,不曾公開過。可見比起陸地,神更關心大海。

 

展望未來的人也會關心大海多於陸地。神關心的是還未出現的未來之理想家庭,因此,比起至今為止出現在這地上的一切,祂更關心充滿未來希望的海底世界。這是必然的,也是符合邏輯的。所以,探究大海、憧憬未來的人將會越來越多起來。(128–249, 1983.8.28)

 

當 你把魚鉤投入海裡等待魚上鉤時,會有很多空閒的時間。但是能在船上散步嗎?你要在巴掌大的地方走動,做飯。在那裡有地方欣賞歌劇嗎?有朋友可以串門子嗎? 在那裡需要安靜,所以連音樂都不能聽,只好望著大海,與大海和天空談心。當你處在只有大海與天空作伴的地方時,心情會無比地舒暢。你們可知文老師為什麼經常出海嗎?因為在靈的方面會有很多恩惠。若我一整天在家,精神便無法集中思考世界宣教師、教會等問題,只能思考所有問題的幾分之一而已,可是一旦出海,所有的靈感都來了。在這方面大海相當有益,所以也會出現「釣魚道」之說法。(79–270, 1975.9.1)

 

試 想,在寂靜的海面上一對戀人在相愛,大海會對他們說「你們這些傢伙!我快要死了」嗎?不!魚兒們會搖著尾巴成群結隊地來觀看並為他們而歡呼。萬物喜歡那樣 的愛。自然界的所有存在都希望人們到它們身邊來相愛。你們也應體會並感受那種愛。當自己的主人在白雪茫茫的山頂上與自己的伴侶相愛時,萬物們會因主人有甜 蜜的愛情而感到高興,因為它們所願的就是那個。(235–277, 1992.10.11)

 

2.大海的生活既刺激又神奇

 

以太平洋為中心「黑潮」一年流動四千英哩,它帶動了五大洋的流動,若沒有黑潮,大海就無法流動起來。就因為有黑潮,大西洋和太平洋才會與其他大洋相通。(227–129,1992.2.11)

 

五大洋就是通過這種環境要素才成為活水的。(297–209, 1998.11.20)

 

河川再大也會流入大海,而大海再寬也要跟隨黑潮流動。知道黑潮嗎?黑潮是指以太平洋地域為中心,畫著圓形流動四千英哩的海流。五大洋是靠力大無比的這道海流的轉動而流動起來的。

 

能夠跟得上它的流動,才有資格當海水。人類的生存方法也是一樣的。(220–201, 1991.10.19)

 

河川不分大小都要流入大海,而且流入大海之後最終都會融合在一起。以五大洋為中心來看,太平洋有流轉四千英哩的黑潮。當然不能忽視月亮的引力,但就因為有這樣的黑潮,五大洋全體才會流動起來。黑潮在大海就像棟樑一樣。不管是髒的還是什麼,只要流進來,就攪在一起。想要以一個姿態展現的,就是大海的目的。

 

就算很大的江河連續幾萬年將淡水灌入大海,大海也能全部吸收掉,所以才會有權威。大海的偉大之處在於無論進入多少內容物,也保持不變的姿態。(210–200, 1990.12.23)

 

日本的雲彩越過太平洋與美國的雲彩相遇時,會說「我不喜歡美國的雲彩」嗎?日本的水通過黑潮進到太平洋時,美國的水會厭惡地排斥嗎?太平洋有四千英哩的黑潮在流動。那裡還有先進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分嗎?有國界嗎?但看看人世間,這像話嗎?違背自然運動的,都會支離破碎。(268–26, 1995.2.7)

 

在愛的世界,無論去到哪裡,都會暢通無阻。太平洋的水會說:「我是太平洋的水,亞洲的水都被污染了,所以我討厭嗎」?無論水是從哪裡來的,全部都會融合在一起。如果其中有不好的,就會把它吸收之後努力儘快解除,然後走向共同的道路。

 

所以就算公害再大,就算人類全部消失,太平洋的水還是會保持它的湛藍色。就像大海再怎麼經歷試煉,再怎麼經歷迂迴曲折的過程,也能堅持它的湛藍色一樣,愛的權威和愛的內容以及愛的力量將會永遠常青。(214–273, 1991.2.3)

 

統一教會要成為世界的主流,就像太平洋的黑潮一樣。五大洋就是靠太平洋四千五百英哩的黑潮的轉動而流動的。想要使世界的生命力在全宇宙爆發,就要回到深處,造出可轉動一切的源泉,然後洗淨這污穢的世界。(275–32, 1995.10.30)

 

當 颱風迎面而來時,你們可知那風浪有多討厭,那颱風有多可怕嗎?但是它也是在執行自己的使命。倘若海面上總是風平浪靜,魚兒們便無法生存。颳風是為了向海洋 供氧,而所謂的波浪就是供氧的過程。所以即使波濤大怒,狂風四起,我們也要學會品嚐其味道並誇耀道:「你們沒有失去往日的風采啊!」當然海水是鹹的,但一 想到我文牧師也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時,就不覺得那海浪和波濤討厭了。

 

海洋不知蘊藏著多少哲理。對於只在陸地上生活的人而言,等去了那個國度推動理想的活動時,會感到障礙重重。去了靈界可以騎到鯨魚身上,也可以跟魚兒們一起游泳,但若你不喜歡大海,就無法體驗這些。(119–252, 1982.9.13)

 

當你出海遇到颱風,便可知它有多可怕。那波浪不知有多恐怖。但是即使再可怕,當你架起愛之帆前進時,就能克服那可怕的颱風。(110–102, 1980.11.9)

 

大海不可以靜止不動。水只有運動,才會有生命。放入碗裡的水也是,只要讓它運動,它就能永生。只要運動,就絕不會死。

雖然遠洋漁船出海時會裝載用一年半至兩年的水,可是這水會跟著波浪一起晃動,所以即使過了幾百年,那水也不會腐爛,依然可以飲用。水只要運動便能永生,一旦靜止便會腐爛。可見水是多麼地特殊!這就是水。(296–200, 1998.11.9)

 

若想遠洋捕撈,就要在船上載很多飲用水。一年半的時間都要喝那水,因為不能喝鹽水。水,只要運動,就算過了數十年也不會腐爛。因此,水必須要運動。同樣,聖言也要傳播。(291–88, 1998.3.5)

 

水為什麼會流動呢?因為沒有成水平,所以才會流動。那麼,水會流向何處呢?它會去尋求水平線。水,要流向大海,要去尋求水平線。(263–91, 1994.8.21)

 

水 總要保持水平。那是它的特徵。海面即使波濤洶湧,也能繪出水平線。那水平線會讓人看得想翻滾,真的會產生很想滾一滾的想法。可又不能真的那麼做,所以只好 坐船在海面上翻滾。你們可曾這麼想過嗎?在水平線上不論做什麼,即使摔倒,也不會是頭或腳先落水,而是全身成水平落下。這就是水平線的特徵。對於人而言, 水平線是必要的。(263–90, 1994.8.21)

 

空氣也好,水也好,與愛是相同的。當形成真空狀態時,空氣便動員世界的所有空氣來充氣。海水也一樣,若有凹起來的地方,就會去填滿並成水平面。空氣、水、愛可以永生的方法就是保持水平。(264–316, 1994.11.20)

 

當我們去大海時,能看到水。水喜歡循環,而且有水的地方,早晨會起霧,因為水蒸發後成水蒸氣,但又因低氣壓的緣故,無法升到空中。

水成為水蒸氣之後匯集而成的便是霧。也就是說,霧由水而來。水蒸發後成為雲而周遊世界。倘若大海中沒有水,會怎麼樣?會一片混亂,生物們也無法存活。可見,水有多麼偉大。(263–78, 1994.8.21)

 

就如你們所知,文老師一有空就會出海折騰一番。雖然在那裡受苦,可我認為那是為了打起精神迎向挑戰而在受試煉、預做準備。在海上也不能睡覺,真的很疲憊,但我會自己擬定一些標準,努力打起精神,訓練自己保持這種平衡狀態,不偏離水平線。(73–270, 1974.9.29)

 

空氣在不停地流動著,水也在不斷地運動著,千萬年持續性的運動是它們的共同公式。看看大海,水該多麼疲倦啊!可它從不覺得疲倦。因為運動是自己可以生存下去的公式。(207–18, 1990.10.21)

 

對於不瞭解海洋世界的人而言,能夠感受到的幸福領域是有限的。若有創造主,祂喜歡的是,因瞭解陸地和海洋而讚揚海洋的奧秘之處與陸地的美麗之處,而不是偏愛某一方。這是極具理論性的內容。(128–256, 1983.8.28)

 

創造主――神為了教育人類而創造了大海、陸地等一切,我們可以由此而體會到創造主的一片苦心。(128–259,1983.8.28)

 

即使看大海也不要無目的地看,要想著這是父親賜予我的禮物。通過再創造過程重新感受所有一切,會發生偉大的革命,而偉大的勝利旗幟也將在此開始出現。(112–306, 1981.4.25)

 

3.海洋具有偉大的自然之力量

 

老師喜歡刺激,喜歡在千變萬化中突破前進。能夠找到這種刺激的地方,比起陸地,海洋更加適合。大海,有時颳風,有時平靜,有時又激起層層波浪,讓人感覺變幻莫測。因此,比起陸地上的旅行,海上的旅遊更加刺激。

 

陸 地呢,無論到哪裡都不會有所變化,因此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平安地走下去,可大海卻不同。我明明想這麼走,結果卻往這兒、往那兒,由不得自己,這種變化真是刺 激萬分。當大海風平浪靜時,簡直把陸地給比下去了,平靜得讓人感到詭異莫測。有時海水給人一種玻璃般透明的感覺,對著美麗的大海忍不住想觸摸,甚至想吃掉 它。所以,雖然大海變幻莫測,還是會冒著生命危險前進。如果沒有那樣的冒險精神,就無法做出一番大事業來。(79–270, 1975.9.1

 

海底裡不僅有鯨魚,還有比目魚(Halibut)、鯰魚(Cat Fish),它們都潛在深水中生活。鯰魚的頭比身子還要大,而且嘴也很大。這有什麼好處呢?可以啃噬沉入海底裡的龐大廢物。它們有時吞噬,有時啃噬。若這些還不足以填飽它們的肚子,還會吸食蟲子。就這樣它們不停地做淨化工作。它們是在做清潔工作。

 

在 潘塔那棲息的魚有三千六百種,它們的食物都不同。海洋是由它們不停地做清潔工作的。要知道「吃」本身就意味著在做清潔工作。它們生存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自 己,而是為彼此而淨化環境,這就是自然互助體系。它們是在淨化海水。大海不能光有鹹味,還需要有魚兒們來處理髒東西才行。那麼魚糞該怎麼辦?自然會有另外 的東西來處理它們。(293–283, 1998.6.7)

 

海 洋清潔工作不僅只有魚在做,水鳥們也在做。大雁、海鷗等水鳥們不停地在海洋中覓食。如果食物不在海面上,而是在海水中,那它們會潛入水中覓食來吃。而且, 倘若風對雲說:「喂!雲啊!那邊現在正熱得要死,我們去那裡吧!」海面上的冷空氣便會跟著去。當風載著雲離去時,還會灑下水。

 

請 大家試想一下,這宇宙是怎樣形成共同協助體系的呢?如果沒有了風,會怎樣?會天下大亂。你們吃的飯或麵包也是如此。水蒸氣從海上蒸發到空中,乘著風到酷熱 的地方與太陽光相撞產生降雨現象,而我們的食物就是吸收那水分長大的。飯和麵包是由地上的水分和空氣中的水分交匯而成的產物做成的。可見,海洋多麼辛苦! 多麼寶貴!有了海洋,才有宇宙的運作;有了宇宙的運作,才有麵包。那一小塊麵包可不是那麼簡單產生的。(293–285, 1998.6.7)

 

大海中最鹹的地方是深處,還是在淺處?是深處。為什麼呢?因為鹽水比較重,所以越是深的地方,鹹度越高。那麼,天國的最高宮殿在哪裡呢?如果用鹽水來比喻,那王宮就在最底層。

 

你們要明白我說這番話的目的。文牧師要說的是天國中最高的位置是在海底最深處、鹹度最高的地方,然而最純潔的人卻在最頂端。也就是說,神臨在的地方是最有良心、最為世界而活、最為全體而活、擁有最神聖之心的地方。(244–178, 1993.2.7)

 

當從主流中流出來的淨水遇到公害造成的污水時,不可能因為不願與污水交匯而避開,自然界是如此的。

自然中的和諧與綜合關係真是神奇。水,明知前方有髒東西,也知道那髒東西會使自己變髒,但還是會擁抱那東西,甚至會吸收周圍的一切來達到同化。之後在流動的過程中髒的成份會慢慢沉澱,留下乾淨的水繼續流,一直流進大海中。歷史的流向也是如此。(218–292, 1991.8.22)

 

無 論海水怎麼流,魚兒依然能入睡。水在動,魚的鰭也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而隨著水流在動,但是它的身體已經進入了睡眠狀態。有趣吧?這就如同你們睡覺時,血液 依然在你們體內循環一樣。魚的鰭就像血液循環似的,隨著生命的節拍律動著。如此來看,怎樣的人才能成為主人,才能夠站在至高處呢?比任何人都更加投入,更 加為了他人而活的人才能成為主人。(220–282, 1991.10.20)

 

不論波浪多麼洶湧澎湃,其流向必要跟著主流走。正因為流向與主流相一致,所以即使受全世界的反對與迫害,也能生存下來。所以,倘若神作為完全的主體站在主流的立場,基於主體與對象的關係,我們將受到神的保護而免遭一切迫害。(249–164, 1993.10.10)

 

你們在游泳的時候會因為口渴而想喝可樂或麥可樂嗎?在水裡面,一整天不喝水也沒有問題,因為你的細胞會喝水。之前,文老師演講了十六個半小時,或許你們會想:「那麼長時間,是怎麼憋尿的呀?」然而本應成為尿的,都成為汗水排出去,就不會想那些了。由於熱的緣故,水分都成為水蒸氣而作為汗水流出去了。

 

因此,就算終日泡在海水裡也不需要再帶水。若渴了,就像鯨魚一樣在水裡游一個小時或幾個小時看看,到那時還會覺得渴嗎?而躺在沙灘上的話,就會因為熱而喝水。對於人而言,水是最寶貴的,其次,就是空氣。有水的地方也會有空氣,那麼想想看,海裡是不是也有空氣呢?(217–206, 1991.6.1)

 

世界的海洋總是在運動著,風也在運動著,而這所有的運動都是為了被造世界的生存與繁榮昌盛。若海面上不刮颱風,也不產生數十米高的波浪,大海中就不會產生空氣。如果大海中沒有了空氣,魚兒們還能生存下去嗎?刮颱風時可以這麼想:「呵呵,刮颱風了,這下魚兒們可樂死啦,既然魚兒們高興,我的苦就不足掛齒了。」(262–289, 1994.8.1)

 

水 如同生命的祖先。那麼,你們有沒有像愛神一樣愛過水呢?要帶著這種想法愛海洋。景色秀麗的地方少不了水和樹林,這就是水的造化。因此,我們要愛水。愛水就 等於愛萬物,這是本質性的想法。那麼,愛水,指的是愛湖水,還是海水?既然愛水,那麼要每天出海呢?還是偶爾出海呢?若我們在風浪中航行,全身的血液都會 激盪,所以不會腐爛,反而會被淨化。這是事實。所以經常坐船的人一向都是健健康康的。(262–289, 1994.8.1)

 

我 不拿薪水,而是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即使是現在,用直升機把我放到非洲某個角落,放到荒無人煙只有飛禽走獸的地方,我也照樣能生存下來。因為我已經學會無論 是在山上還是在海裡都可以存活的方法。就算到了貧民區,也照樣能建立天國。就算你們不跟隨我,我領著乞丐們也能成就旨意。我已經把自己訓練到這番境界了。 那麼如果我現在讓你們到貧民區,你們要不要去呢?若要去,你們就要接受訓練。(109–152, 1980.11.1)

 

你 們只想過安逸的生活,而我至今過的是開拓者的生活。我一直站在前鋒,這次也是,若我們公司造出船後,沒有人願意當船長,我就來領航。「刮風吧!起浪吧!以 為這樣就能擋得住一個男子漢的去路嗎?不管怎樣,為了天、為了人類,我都要在這裡解決延續生命的糧食問題」,這想法是多麼瀟灑啊!我喜歡這樣的男子漢。那 生活將是活生生的電影,而歷史的漩渦也將在此被解開。

 

沒有一個謎底比這還難解。這條悲喜交加的道路應成為每一個男子漢所憧憬的道路。能夠躍動世界的基地就在於此。由此也可以給予出海的年輕人們希望,可以刻劃未來海底世界的夢想之源泉也將在這裡湧現出來。想想,這有多棒!(109–152, 1980.11.1)

 

我 是如此拼命地出海,但若忘記最初的想法,就不得了,那種心情要保持不變。所謂的精誠應該持續千萬年。出海盡精誠,如果舒舒服服地坐著做,就不是可蕩減的條 件了。應該一天比一天進步。所有的河水聚集到大西洋,大西洋則會流向太平洋。同樣,將來若真能為拯救因饑餓而死去的人而獻精誠,就算我死了,總有一天那旨 意也會成就在這地上。(279–308, 1996.9.22)

 

如同哈德遜河的漁夫般臉色黝黑的男子,看起來過不了千年就會消失在記憶當中的男子,誰能想像那樣的一個人居然做這樣的事情呢?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呢?是為了拯救兩千萬饑餓的人。所以千萬不要忘記做出汗馬功勞的「哈德遜河的男子」。

 

走遍五大洋六大洲不斷思索而得出的、類似看不見的波動或電波之類的思想,將會藉著魚的世界開闢出人類未來的解放之路。只要有陸地和海洋,人類就不會餓死。只要有文老師的教導,就可以拯救饑寒交迫的人們。(247–21, 1993.4.21)

 

看 神為絕對的愛而創造出的萬物,真是其樂無窮。萬物是為了讓未來的福地――天國的家庭充分地準備生活必需物而創造的,所以應該多麼有趣啊!單看流動著的水, 也都是為了天地的各種機能。從海水變成水蒸氣,通過循環過程使萬物復生。所有的萬物互不衝突,都在相互合作的領域裡互相協助,推動著人類理想的完成。

 

所以我們要把這地上界當作神的生活舞台來養育神的兒女,最後再遷到天國裡。(284–47, 1997.4.15)

 

過了晚上,就是清晨。同樣,我們將迎接與現在相反的世界。統一教會迎來的是春天,而撒但世界迎來的是夜晚。黑暗即將會過去,對,撒但世界將不會有未來。

 

撒 但世界是黑暗而絕望的世界,而統一教會看似沒有希望,卻會經過黎明而迎來嶄新的早晨。統一教會將迎來「鮮明時代」,這世界將成為文鮮明真理之王國。「鮮 明」的確是個好名字。「鮮」字是由「魚」字與「羊」字組成,即意味著要統一陸地與海洋。而「明」字是由天上的「日」和「月」組成,表示天。假如連筆寫 「文」字,就會寫成「父」字。可見,「文」字與「父」字很相似。

 

沒想到可以通過真理來說明的「真父親」這辭彙離我如此近,我也是對你們講解的時候才領悟的。(261–64, 1994.5.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cph20002000 的頭像
    pcph20002000

    統一教-繼承神的真愛

    pcph2000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